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安边咸平二年六月 北宋 · 何亮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四、《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四、《九朝编年备要》卷六、《少微通鉴续编节要》卷三、《宋元通鉴》卷一一、《宋代蜀文辑存》卷三
臣窃料今之议边事者,不出三途:以灵武绝塞之外,宜废之以休中国飞挽之费,一也;
轻议兴师深入穷追,二也;
厚之以恩,守之以信,姑息羁縻之,三也。
而臣以为灵武绝塞,有飞挽之劳,无毛发之利,然地方千里表里山河水深土厚草木茂盛,真牧放耕战之地,一旦舍之以资戎狄,则戎狄地广且饶矣。
贪狼之心,据广饶之地,以梗中国,此戎狄之患,未可量者一也。
环庆灵武千里西域北庭剖分为二,故其地隘,其势弱,而不能为中国大患
如舍灵武,则西域北庭合而为一,此戎狄之患未可量者二也。
冀之北土,马之所生,自匈奴猖狂之后无匹南来,备征带甲之骑,取足西域
西狄既剖分为二,其右乃西戎东偏,为贼之境,其左乃西戎西偏,秦、泾、仪、渭之西北诸戎是也
贼之众,未尝匹马货易边郡是则中国备征带甲之骑,独取于西戎西偏
如舍灵武,复使西戎合而为一桀黠服从诸戎,俾秦、泾、仪、渭之西,戎人复不得货马于边郡,则未知中国战马从何而来
此舍灵武戎狄之患未可量者三也。
若夫深入穷追,则贼度势不能抵,必奔遁绝漠王师食尽不能久留,师退而贼复扰边,所谓大费而无成功,深寇雠而速边患,此轻议兴师不利者一也。
师进则无功,师退则寇至,寇至而不战,则边郡被其害,寇至而战,则边郡之兵不足以戎狄之众,此轻议兴师不利者二也。
清远西北旱海,盖灵武要害之路,而白、马二将奔败之地也。
王师薄伐无功而还,则贼必据要害之路,以阻绝河西粮道,此轻议兴师不利者三也。
国家有事西戎已来关右之民,疲极困苦,未能息肩,而一旦薄伐无功河西路阻,贼必斡运飞挽大兴征讨,以通粮道疲民重困盗贼多有,此轻议兴师不利者四也。
若示恩信姑息羁縻之,则又戎狄之性贪惏无厌,虽存臣事之名,终多反覆之志。
当道牧放,以阻吾军民,或征虏族帐,以益其部落
国家止以恩信羁縻之,必将服从诸戎然后中国大患,此不可一也。
白、马二将奔败之后得志,择灵武山川之险而分据之,侵河外膏腴之地而辟之,逼近城池,意在吞噬譬犹伏虎见便则动。
国家止以恩信羁縻之,则一朝之患卒然而作,此不可二也。
夫以三患、四不利、二不可为防边画,既未见其可,则在臣愚虑,不出二策。
清远灵武,有溥乐,有耀德,盖水草之地,为河西粮道,而悉有古城之迹存焉。
寇西掠诸戎,则此其要害之路也,故每扬言曰:「朝廷如修溥乐城,我必力争」。
其言不恭之甚,其实朝廷之城溥乐以通粮道,而扼其往还要害之路也。
朝廷修护清远为名,而时纳修城创宇之具,延、环、清远多积军储,且以数岁渐计之,使民无所伤而贼不能知。
一旦兴师数万以城溥乐,朝发清远,日未中至焉。
其师也,战士三居其一,以备寇也;
役卒三居其二,以器具而赍军储也。
战士万人使役万人赍粮六㪷而行,凡战马千匹使役七千五百人自赍粮三㪷、马粟一㪷、草一束
士马皆有半月之食备,计城之功不过十日,而使战士自赍三十日粮,则城毕功而食有馀矣。
清远输粟亦如之。
贼知修城而敢悉众来寇,是谓中吾上策者也。
何则
贼为梗有年国家未能剪灭者,非兵力不足而然,诚以深入穷追,则贼奔绝漠,师久则民不堪役,师退则贼复扰,频征讨关右耗竭故也。
如使来犯边,而敢与王师拒战,则其殄灭久矣
国家之城溥乐也,必潜师于延、环、清远以观贼之变,宜分环州、清远为二道一道傍山而北,军于贼之后一道过长直趋溥乐,军于贼之前,而使城漙乐之兵军其中
贼以漙乐孤军,故悉众来寇,而卒然三军鼎峙,则其心骇矣。
又令延州之师入其境,驱其畜产,俘其老弱,而害其巢穴
灵武之众收河外之地,复贺兰之境,杜三山之口,以断其奔路。
则其众虽坚铁石之心,必起携贰之志,其将虽有孙、吴之术,必无制胜之方。
独使保吉桀黠,志在决战能无败乎?
破而擒之,此万世之功也。
国家之城溥乐也,必使一介使于,谕以明诏曰:「溥乐、耀德有古城之基,盖灵武往还之路也,今城堞阙坏,而输粟之际,暴露在野军民愁苦,朕甚不忍
今少发士卒,修其郛郭
诸山取材,虑蕃部不察事宜互相惊扰
汝显荷国恩克绍祖烈茅土节钺,尽萃汝躬,宜以朕此意安抚之」。
诚知动无所利,仰怖天威,恭而听命,则中吾下策者也。
虽存灵武,而使阻隔旱海,居绝塞之外,不城溥乐、耀德为之唇齿,则戎狄之患,亦未可量,与舍灵武无异
而加之有连供给厚费,无防边尺寸微功,但兀然孤城,以困极关右者也。
今特城二城,而贼不敢动,则可建溥乐为军耀德为寨,严其刁斗,坚其守备,募天都贫民营田塞下以益军储然后谨择将帅谨守边防,而以恩信抚临之,则数十世之利也。
议者必曰:「国家灵武犹曰困匮,而更供给二城,其费益大」。
此不练事之深也。
有清远而无二城,则灵武无援一日西北服从合而为一,有不测之患焉。
当是之时,国家虽累千百二城之费,遽能剖而分之以弱其势,使贼敛迹境而不为边患乎?
灵武清远不满三百里,而谷价绝殊清远者,以度越旱海,无舍宿之地,有贼寇之忧故也。
如建此二城,则军兵之趋灵武也,有舍宿之地,少贼寇之忧,输籴日益,谷能无贱乎?
以减谷之价,供二城之费,足矣,又何疑焉。
二策之外,复有一说
乌、白盐池贼洎诸戎视之司命也。
来寇溥乐,而令延、环之师入其境,先据乌、白之地,而号令诸戎曰:「有得贼首者,分封某地,而以乌、白与之」。
诸戎愿擒保吉者众矣。
至于前徒倒戈,亦未可量,为王师之助,不亦多乎?
不知国家所命上将军者,果何如人尔。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