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丹丘州学 宋 · 李防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五、《赤城集》卷五
学之时义大矣哉!
不学不知道
道者非他道也,安国家、治人民之道也。
人能研味古训钻仰圣经,将以演润性识革去蒙吝
先儒教化之术,贮乎胸中
君子仁义之说,裁诸笔下
引而伸之,利而用之,发为德元,蓄为政本,求其治也,又何艰哉?
倘舍其学,从其政,有若擿埴索涂冥行而已矣,岂辨民哉?
噫!
三代所以明人伦、厚风俗者,设庠序之效也。
两汉所以昌王业、永帝图者,兴儒学之验也。
人文肇生,《易》其首焉,则曰:「学以聚之,问以辨之」。
孔圣答问,著成《论语》,首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书》曰:「学古入官议事以制」。
《诗》曰:「君子长育人材」。
《礼》曰:「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春秋》曰:「学然后入政,未闻以政学者也」。
孟子》曰:「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弟」。
扬子》曰:「人而不学,虽无忧,如禽何」?
荀子》曰:「欲贱而贵、愚而智、贫而富,唯学乎?
学者大富之器也」。
举是论之,历代圣贤,垂诸典训未始不以劝学为先。
盖学然后知道知道然后立身立身然后从政从政然后致主
非其学,则仁、义忠、信孝、弟礼、法,从何入焉?
不以圣贤之道入乎心、润乎性,则空空焉纵其心、放其志,事亲则昧其孝,事君则昧其忠,临民则昧其教。
由是而言,学者生民立身事主大本,为世之急务也,可不在心乎?
景祐二祀秋八月,防自澶移宋。
宋有府学久矣生徒实繁,规模大备风教日盛诗礼日闻
以是出名流、取等甲者多矣,历公卿、居富贵者亦多矣,得非兴学明道显效欤?
防,俚人也,遭遇明主,坐寘周行
以为学之初,涉道甚浅,入官之后立政无闻不能圣人文章之奥,稽贤者政事之本,徒窃厚禄以为尸素之臣。
故常有志劝人之为学,赎己之不学
欲人之多闻,赎己之寡闻
宝元元祀冬十有二月,自宋移台。
台之亚尹宗晋卿,真端方纯懿好古爱公之士也,暨从事会稽肃之、陇西泰符及临海著作高平贯之,皆清谨有文之流
官联之间,道义相得寅缘幸会有若旧交,凡所建议跃然一心
相谓曰:「涉海方丈、蓬莱,跨陆则四明天台
以知天台者,山水之秀甲天下也,可无清气以生奇人
趋走之吏,尚弄翰墨
而询诸郡人,则曰:近世以来,鲜登科者。
吁!
岂非出守不以为意乎?
反以儒为鄙乎?
学者鲜而士之寂寥乎」?
相谓曰:「士不以劝,劝不以道,则舍此而适彼者有之矣,道听途说者有之矣,为西北之流忘反者有之矣。
尚文之世,素风四发普天率土,咸建儒宫
奇水灵之地,何独未建耶」?
晋卿曰:「久有是心,而力不足也」。
今日之事,同志相符,跃焉而喜,济焉而谋。
政之暇日,遂卜方所
郡署东南隅百步有隙屋十馀间,揆而度之,默而识之。
相会曰:「兹地也,密迩郡署,若建学馆,则有位之人,易为领袖,可计隙屋,益而就之。
矧材甚省,功无多,茍见义不为,是无勇也」。
莫不亟召,占吉日风斤骤运,虹梁乍申。
制作有经,简质为尚,止增十间舍,遽成一亩宫
仲春十有一日起工至仲夏十有一日毕力高门穹崇峻宇潇洒,靡踰百日众心乐成
《诗》曰「不日成之」,吾今得之矣。
既成,会八使叶公清臣戾止是郡,首登是学,延与诸生从容论道,谓防与晋卿曰:「既兴庠序,将变风雅不显不敞,何以劝人」?
因而又建小楼以贮群籍
生徒怡怡,郡人跃跃
复有好事者出书粮共三百石,其助也翕焉,其兴也勃焉。
噫!
学校斯设,缝掖有光,而今而后,越变至鲁,岂难也哉
仍命宿儒将为主者诗书礼乐不得不兴矣,忠信孝弟不得不增矣。
愚者可以智,贱者可以贵,贫者可以富,善者可以显。
盖学有所归,俗有所化自然时习日益矣。
吾故曰:学之时义大矣哉!
君子与吾同志者,谅无诮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