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王知县 北宋 · 释遵式
 出处:全宋文卷二○○、《天竺别集》卷下
遵式,学浮图究心者也;
浮图示物了性者也。
性,心之体也;
心,性之相也。
究心了性,号浮图也;
迷体执相号众生也
心性一也,体相非二也。
孰乎无心有心者,孰不可同性也?
心性者何也?
心空无相者也。
终日求之心,了无得也
浮图顺之,说一切法空,荡然无物,以示其性也矣。
心性者何也?
心亦有相者也。
能具诸法,往无不造者,故浮图顺之,说一切法是有,虽空能象,以示其性也矣。
心性者何也?
能不偏,居乎中道者也。
不可以有无偏得心者,故浮图顺之,说一切法皆实,中道不空不有,以示其性也矣。
性本不异,三即一也;
一亦不一,一即三也。
盖全三之一也。
全一之三也。
究而言之,乃亡其三一也。
之者照也,亡之者遮也,亡照一也。
不可得思议也,故浮图无有定法而可得也
繇是浮图之说虽广,不逾总总
虽多,同归于性也。
故云了性者,浮图也;
迷心者,众生也。
静夜闲坐,依而照之,见佛不远,达性非遥,但识己心,遍了诸法,岂在他求矣。
若其然者,形疏道密,常得面会
噫,世有不信浮图者,还谤己心,临池唾影,不觉毁面尔。
拟更他论,恐乱正谈。
遵式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