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圆顿观心十法界图序 北宋 · 释遵式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天竺别集》卷中
窃闻其广不可涯,高不可盖,长不可寻,将盈而虚,将晦而明,虽边而中,微妙深绝,叵得而思议者,惟心也。
天台师闻诸于灵山,證诸于三昧,知其寂默,非数所求,而强以数数于非数,依《法华》作十界百界三千权实,以明诸性非合也,非散也,自然而然,曰诸法实相使人易领也。
然后示之一念空,三千皆空;
一念假,三千皆假;
一念中,三千皆中。
成圆三观,观圆三谛,以明诸修大智也,大行也,不运而速,曰白牛大车使人顿入也。
故得自因至果,不移一念
道场,成正觉降魔说法,度众生入涅槃,而能事毕矣。
龙树偈「因缘即空,即假即中」,会而同之。
十法界者何也?
十统诸法也,三谛为界也。
何者
谓佛以中为法界者也;
菩萨以俗为法界者也;
缘觉声闻,同以空为法界者也;
地狱、鬼、畜、修罗人、天,同以因缘生法为法界者也。
空、假、中者,虽三而一也。
十界者,亦一而十也。
故使互含一,复具九,如帝珠交映,成百法界也。
一因缘,一切因缘
一空一切空;
一假,一切假;
一中一切中,良由于此
三千者复何谓也?
成界之法者也,有其十谓如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斯总也十法
在佛为中、为实、为常、为三智、为五眼、为十力、为四无畏、为不共法;
菩萨为假、为权、为荣、为常、为万行、为四摄
二乘为空、为权、为三脱、为四枯、为无漏、为涅槃;
凡夫为倒、为惑、为漏、为盖、为缠、为集恼、为生死,斯别也。
统彼百界,乃成千法
复播诸百界,为三世间,成三千法耳。
百界三千一也,与夫一念前后也,非相含也。
统之有宗会之有元,必归乎不思三谛无量三法三德密藏矣。
嘻,一念心法既然引而同之,彼彼佛法,彼彼众生法,咸然也。
经曰:「如心,佛亦尔;
如佛,众生然;
心、佛众生,是三无差别」,斯之谓欤!
既知是已,当观日用
凡起一念,必属一界即照此界为九、为佛。
九则随情偏起,谓之无明;
佛则称理圆观,谓之大慧
九界之念,并非佛界之心。
是是非鉴矣,非则照之令是,是则护令成行
经曰:「诸佛解脱,当于众生心行中求,行于非道,能达佛道」,斯之谓也。
然则目虽在面,反临鉴正容
心实由中,要藉缘以董虑。
神灵潜密,照之或难;
识相纷驰,检之非易。
故今引心于外,绘彼升沉之像;
存志于中,是非之变。
然后策心内照正道由明。
题为《圆顿观心十法界图》。
一心字,派出十界
引墨迭贯,方之联珠,表一界,界展转具九,成百法界。
仍以日起行相,书之左右
览者欲深于性,请详诸序;
欲熟于修,当诸图状。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