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学徒崇矩论师讣请讲辞大中祥符六年二月 北宋 · 释遵式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天竺别集》卷下
咨尔钦若承意,将光烈乃祖泽润来学,是弗由名闻丧志焉。
昔者圣人化世也,务在佛乘,非缘小道
时既未可不获而赞三五矣。
及其大机道契,始诰多方咸会一实所以通乎不二者,盖示一切众生中佛之知见也,谓以十界十如权实之理为所示法也,以不平等大慧具足五眼名佛知见也。
我之既尔,彼彼咸然。
依正莫殊,初后不二
十方唯一,斯之谓欤?
故其经曰《法华》,其所由修入曰《摩诃止观》。
天台智者在斯经,行在止观
承之于南岳,传之于章安
章安传二威,二威传二溪
七祖之后禅慧者寡,不复的授,但散传讲说而已
矧今之时,多怨难信,汝将转说于亲里也。
勖哉!
被忍为衣,人慈为室,处空为座,身远众恼,口寡世论,意防轻慢慈心授人。
是曰三轨,是谓四行,名安隐说也。
若遇好机,当直显示
一尘一念理性三千。
即空即中,三谛具足
三智无减,即念而示。
令识种性,念体周遍
圆具诸法,显体德量
秪此妙性,三因为言
三千即空,性了因也;
三千即假,性缘因也;
三千即中,性正因也。
既了一念,当示止观十境,妙种咸然。
一一十乘,随境照性,以性了境
使一一心境,咸成三德
勤勤点示,令今后世,妙位可阶。
设遇多疑怯者,当于一实安慰说,进趣
何哉
怯生死者,宜赞法空
二乘者,说如来藏
勤苦者,谈性缘了;
自然者,说修显性
是则内不乖实外应物机,闻者心喜,名安慰说。
若谓不知根性问津可识,此亦名但以大答,亦曰随宜为说。
若都无益,勿恼众生,但用归戒,致人天道,俟善知识,后后得度。
如是者,乃可说法,名吾法子,反此非吾徒焉。
吾今授汝香炉如意手书诫辞,一秉一挹心体吾意,善护自他,勿令断种
祥符六年二月十有一日,授尔辞。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