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改祭修斋疏文 北宋 · 释遵式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金园集》卷下
谨于当乡保安田蚕人口灵庙之宇,启建金光道场斋僧供佛,转诵大乘
意者回易每年拜祭肴酒之会,以为清净之斋,俾福等神祇兼利安人畜。
今晨建首,特具疏笺者。
原夫抱草救焚,义由愚极;
益薪止沸,事匪知几
太颠倒于常情,颇乖违物理
实喻造殃求福夺命祈恩。
将久祸之基,拟作长生之术。
释典以济鱼饲虎,真为仁寿之方;
儒经以杀豕存羊,岂是谷神之箓!
斯时也,淳风尚简正教未行,且敦之仪,遂播蒸尝之礼。
洎乎梁朝改祭,一邦斋戒之场;
颜氏训家,万代归依之式。
人移世变,俗薄时浇。
为善者孤,积恶者众。
周风更续,梁制遂亡
尚迷于黍稷非馨,岂悟于幡华是善。
争锋竞锐,累豆加笾,宁知乎谄祭乖仪,孰谓乎淫风败礼。
尚违孔制,安顺佛慈?
今则乡老倾诚,庙巫投恳。
象神盟誓,易祭为斋;
对诸佛以要期,舍邪归正
闻天地之理正观,日月德正明。
天地和而万物遂生日月运而四时合节
二仪既测,百虑可穷。
神物司幽,人伦主显。
人神之心交感幽显之道遂通。
傥人不敬神,则祸福之端何托?
苟幽不合显,则禘尝之礼徒施。
既神假人灵,须神从人愿。
人今归佛,愿神亦同归
佛若度人,愿神亦同度。
我佛者,万德之慈流莫异,十方之悲济无穷
杲日之运太虚山谷同照;
若霶雨之飞长野,草木共沾。
神通也,雷慑邪徒
法音也,风驰正教
席上四王受命,座间之八部分符
化极六虚,使恩周万汇
凶徒称号,天祠之金像低头
稚子呼名,旷野鬼神稽首
等人祇共庆,获听馀音;
乡里同缘,遭逢像运
生死路远,终也何归;
涂炭之苦长,悠哉莫返。
今欲裁妍补丑,改往修来扫洒神祠庄严佛会
易短舞作威仪之相,变长歌方等之音。
器满洁粢,盘盈素品
抽棘伊兰之种,焚茨植檐卜之根。
溪涧毛血不流树上鸟鸱罢噪。
豕羊遂性鳞羽乐天
顿改村坊,全同净土
伏乞十方诸佛卫八部以俱临,十地僧统三乘而并降。
悯我投然之子,愿施救苦之恩。
先忏三涂,次祈五福
仰惟严祠阴宰,灵境冥官,昔同受祭之神,今共改斋之圣,堑回俊造,谛察善言
敢据佛经,愿闻神听
九居之形未脱,必三涂之理无差。
杀畜为神,神岂免将来之对;
断荤因佛,佛乃开改往之忏门。
悟前非,莫生后悔
杯盘肴酒歆飨片时
形影仇雠缠绵浩劫
乡户等蚕忧公赋,田为糇粮,惟希阴骘之恩,宁惧幽关之事!
亡我无所,靡神不宗。
三物以诅斯,陈异位而飨彼。
或烹或剥,或灸或燔,亘村之膻火交烟,遍野痛声接韵。
洎乎祀祊临尊,莫不兼子保妻。
谁知畏死贪生与人无别
肯悟于杀他活己,比畜何殊
拔刃临头岂不念呼时认主;
举笾就口,而不思暮还家。
养之犹子比儿,杀之也摧羽崩角
尚解衔环报主,岂无弹铗怀怨
三宝提携,已殒者皆令解脱
百神断约,未伤者永收逍遥
斋既洗心,忏希灭罪。
昼感日光之照达,阇王之业性无生
夜通金鼓音同信相之疑根永拔。
仰回功德,全施庙灵,加自在神通,保优游仙宅
昔受嘉鱼旨酒,尚降祉穰穰
今沾甘露醍醐,更垂休穆穆
秉心莫二,锡祐无疆
十雨五风,望长成报岁
斋僧供佛,敢誓答于有秋
仍愿蚕富田丰,于囊于橐;
生涯益广,我陆我阿。
眉寿者皆满百年婴孩者咸敦五福
良子孝,兄顺弟恭。
泛爱亲仁利用崇德
常安今日仁君永福于万年
庶绩咸熙,百官尽美
诸天龙鬼,护国护民。
法界含生离苦得乐者也。
众等下情不任虔切祝望之至。
谨疏。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