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仁宗星变天圣六年 北宋 · 刘随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六、《国朝诸臣奏议》卷三七、《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九九
臣闻在天成象在地成形
上自帝王,降及辅相宰制万物感应天文是以政教紊于下,则躔次变于上。
自古圣帝明王兢兢业业不敢私纵者,畏天命也。
若政有失而不改天垂戒而不惧者,危亡之道也。
近者天象变异惊骇群情避殿曲赦,深叶古典
臣虽不知星纬之术,备观史策之文,谪见于天,警诫人主
伏自两宫临御于兹七年体貌大臣延纳直亮
触鳞讳者未尝加罪;
巧言令色者,必察其非。
恭俭仁慈,动遵典礼,故得上下无壅华夷乂安
阙政无闻,咎将安在
昼夜思虑,疑者二焉:切虑邪佞小人,急图富贵,顾其资望,未得升迁,致有潜结奸雄,密为表里,谋倾陷端士,期进用明时不思挠败国家,且务致身荣达
稍萌凶慝,亦动星辰
前史称「太白食昴」、「白虹贯日」者,皆古人精思密谋之验也。
惟望圣慈深加审察邪谋不入灾异自消。
兼虑三圣在天,百孙繁衍定王之外封册未行,杂于庶寮之间,班在驸马之下,北使每至,无以威示远方
圣祖贻谋,实欲本支茂盛因循岁久,未举典章百官固有嗟叹三圣岂无动念
伏望圣慈于皇中选贤明,依唐朝故事嗣王郡王三五人,以应祖宗之意,用固磐石之基。
其次选用大臣,必从公议
古者询于卿士,谋及庶民审重之至也。
至于才高位下公议所归,或因例合迁,久未升奖者,亦乞申命两府次第举行
昔者宋景善言,祅星乃退,商汤自责,化为丰年而况太后圣明皇帝慈俭上天变异不足忧虞
臣职在谏垣,殊无器识,敢陈狂瞽不避灵诛
贴黄臣伏唐尧至圣有四在朝大舜继明,方乃诛逐
是知小人君子自古并生。
君子多,则小人衰,而天下治
小人多,则君子衰,而天下危。
自古离乱则多,太平甚少,其故何也?
佞言似忠,谋身巧计是以小人多获进用
直言正色邪佞憎嫌是以君子多遇谗谤
此乃邪正各异,故相憎也。
失于防察禁制渐难。
故《书》曰:「为君难,为臣不易也」。
两宫明圣君子道行小人之心,皆不遂志多方求进,或受货财,保證奸邪上惑天听
伏乞圣慈特加防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