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观音行门统摄众行 北宋 · 释智圆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一、《闲居编》卷七
或曰:「佛经无量行门不一,诸圣偏赞,各美。
今灭后,行人的依何门修證,而获趣菩提邪」?
对曰:「经虽无量,门虽不同,皆佛世利根得悟者尔。
洎乎灭后,圣意有归,唯当依言教思修,能至菩提也。
是故楞严一经为《付嘱之前阵、《涅槃》之先容
所以阿难发起请示行门然后如来敕二十五圣各谈所證,而令文料简否臧,而但以观音第一也。
岂非观音耳根悟道,以声尘为教,依而思修,至于无生乎?
故曰:『从闻、思、修入三摩地』。
当知诸经所说一切行门悉入观音门中也,以悉皆凭教故,故至涅槃。
如来勤勤诫嘱,当依四法,则涅槃可得焉。
四法者何耶?
一近善知识二听正法三思惟其义,四如修行是也」。
或者曰:「佛世既有于馀根得悟者,灭后安得无之若也?
自当于馀根开悟,抑令从耳根者,岂契合机缘乎」?
对曰:「实有于馀根开悟者,更令依凭言教,如膏助火,则转加其明,虽曰抑之,其实扬之也。
其或本无馀根开悟之机,妄托高踪蔑弃言教,自言顿了不假筌蹄,及验其所證,则全同上慢,而自坠涂炭
如是之流,虽圣言大为之防,而比比有之。
当寻此意,自晓观音门之总摄也。
故《楞严》曰:『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门』。
盖取十方尽于耳根道者说耳,于十方界岂无独于馀法悟道者耶?
楞严》證其同于耳根,馀法且隐而不彰也,《净名经》详之矣」。
或者曰:「闻、思、修之三慧,《楞严》已前诸经说者亦众矣,何言止在《楞严》耶」?
对曰:「诸经覆相而谈,未的简示。
若论此土,既以音声佛事,又岂踰闻、思、修乎?
故诸经三乘弟子凡有咨问如来许说必先诫之曰:『谛听谛听善思念之』。
既云『谛听』,岂非闻慧乎?
既云『善思』,岂非乎?
既云『念之』,岂非乎?
但此旨粲然在乎诸经,而人惑不知,故昧总而认别尔」。
复云:「何以观音之总,贯诸行之别耶」?
对曰:「至如普贤安乐之行,《般舟》念佛之门,《方等》但持文殊专坐,《上生》则求往知足,《弥陀》则专趣净方。
六度万行,各有偏赞。
如是等经,莫不由言说乎?
故曰,观音之总能贯诸行之别也。
若不依教,则成邪倒。
故诸经结观皆言:『作是观者,名为正观;
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其是之谓乎」!
或者曰:「若然者,则观音所说三慧开悟之门,既总能摄众行,则应无自体矣,果于何法而开悟耶」?
对曰:「子之惑深也!
岂不总摄之中而有两异耶?
一则在耳根,非从馀法;
一则理直入者,谓闻常住真心也。
然后生灭既灭,寂灭现前,故曰『从闻、思、修入三摩地』也。
又曰:『何藉卒勤肯綮修證乎?
若兼所摄,带事兼修也』。
然则楞严》开显,咸归心性心性无外,摄无不周
若达此旨,虽修偏心,亦成《楞严》之大定也;
虽是粗心,还成妙境,扶律谈常,事即理故。
天台智者言『正助合行』者,其是之谓乎」!
或者曰:「既闻命矣,复有馀疑,更请开决。
且如此方,同迷本性何至开悟而惟在耳根耶」?
对曰:「所迷心性虽同,而能迷根尘有异,故十方国土于诸根尘各有极利者。
至如此方,但强分在于耳根,岂馀根馀法全者耶?
楞严》二十四圣非其人耶?
虽然,终成依声教得尔,但是闻声教,而能多思诸法,故受别名
且如信法两行岂可法行不闻耶」?
或者曰:「此方达本之人,以心传心不立文字,又岂从声耳根乎」?
对曰:「夫达磨之来也,将解此方言教之滞缚,故曰以心传心不立文字
心如可传,则当一皆證圣则不合有才闻即久习无成者也。
既其两异,岂非祖师依心立言学者体言而了心
又了之有明昧,故之有前后也,何言不立文字耶?
今之举扬,假言句以诠是非譬诸因其苗以辨地之肥瘠也,故禅者以举扬言句为苗稼焉。
以此观之,达磨之来岂离声耳根乎?
但令达文字解脱,故言不立文字尔」。
或者欣然再拜:「仆也而今而后从事于斯矣,不亡羊岐道矣。
欲报之恩,浩劫难酬」。
对曰:「噫!
有言曰:『如为一人众多亦然』。
故吾之说也,不独在于子之一人焉,将欲使于如来末法之中,一切有缘知乎一切行门一切诸经无不观音所摄也。
子宜命之曰《观音行门统摄众行论》可也
有以观音于二十五圣中,圆通最为第一也;
知礼供养,其福与六十二亿河沙菩萨正等
良由娑婆修法垂范,导利有缘,凡六十二亿;
而诸大士皆于馀法开不在耳根,及其化人,还谈所證,以约化它之多少利物浅深
是故观音之一,乃敌诸圣之多也。
故知法华》六十二亿,皆《楞严》二十四圣之流类焉,论其所證,一体无殊
故经曰:『归元无二方便多门』。
又见娑婆一切众生咸称念于观世音者,犹其根性同。
观音总摄众行,其昭昭乎!
昭昭乎!
无致惑也。
如是流通之,使夫一切众生从闻思修入三摩地者,则我愿毕矣」。
或者曰:「唯唯受教庶斯达焉,誓分光无尽也」。
再拜堂下循墙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