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程氏世录序 北宋 · 程承议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
程氏自太守公赐居新安,历唐迄梁,代有显者,故谱牒相传,灿如日星
迨夫巢孽肆毒四海为墟,黄墩宗族逃难解散由是宅宇为贼戕毁,谱牒几于煨烬南支北派,焕若泉沸,右穆左昭,棼如丝乱。
砦将公淘大为是惧,乃于投戈之暇,随手登录,辑为《世谱一编所以明宗系于既往,叙族属将来,亦既勤且亟矣。
惜乎时事方殷搜访弗暇,忠壮公以上,阙而不载,其心岂自以为足哉?
要深有望于后之人相讲求而增辑之耳。
承议无识不足以纂承先志
溯厥世次,则曾大父沇于砦将为同祖兄弟,大父母父母道东密事历历可听,故私怀感激欲罢不能
遍访同宗,历有年岁
天禧戊午族叔蕡以一帙见授,启而观之,乃曾祖伯洎之手泽也。
词语虽或少文世系颇为详悉自周伯符以来,靡不备载
先世家藏,为洎公所收,逃难之时,因挈以去,而淘公有未得见邪?
抑岂乱定来归,淘公先殁,诸所纪录,有未及见邪?
幼尝闻诸先大父曰:「洎与淘为同产,唐末归黄墩,最长于诸房
因悉召父子弟共饮,遂言我姓来江东将五百年,支派散漫布满南国
本宗记录,旧无行序,以至公叔混淆
黄墩四祖共承咨议馀烈,以后子孙,宜用『承』字冠于名上,以相表识」。
如此说,则洎公之归,为淘公既殁之后无疑,而谱之上止于忠壮公者,良以访之未博耳。
不会而辑之,则淘公之编日以行,洎公所藏日以逸。
犹之人焉,保夫四体而去其首,将又谁戴也?
犹之木焉,沃夫枝梢而断其本,将又谁附也?
若是,则程之世德不将委诸草莽矣乎
用是痛心,卧而不寐
窃尝仰观诸公干戈扰攘之际,犹能留心谱系,诏我后人况今遭际休明安居逸食,先集之阙,顾置弗理,诚所谓厥父构,厥子弗肯堂,厥父菑,厥子弗肯播,其得罪祖宗,岂浅浅哉!
因不自揆,僭取诸谱,会而通之,如洎如淘,均弗敢遗,且增以近代名讳,为《程氏世录》七卷以传。
嗟夫
谱者,家之世籍;
德者,家之世业
知守其谱,而不知修其德,是犹举世业以弃之,而顾守空籍焉,其不为世所笑者几希矣。
文王》之诗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世业之谓也。
凡我族人,宜胥勉之
按:《程典》卷三○,明万历二十六年家刻本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