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古文四声韵序庆历四年二月 北宋 · 夏竦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小学考》卷一八、《皕宋楼藏书志》卷一四
谨案尚书正义》曰:「科斗书古文也。
所谓仓颉本体,周所用之。
以今所不识是古所为,故名古文
多头粗尾细,腹状团圆,似水虫之科斗也」。
汉书·艺文志》载《孝经》古孔氏一篇二十二章,学之者鲜矣。
两汉而下蔡中郎石经杜伯山漆书古文尚书一卷,独宝爱之
汲郡安釐王冢坏,得竹策古文春秋》,书楚事者最精。
晋魏以降隶习殆绝。
唐贞元中李阳冰子、开封服之有家传古《孝经》及汉卫宏官书两部一卷,授之韩愈
归公归公好古能解之,因遗归公
有自项羽妾墓中得古文孝经》,亦云渭上耕者所获。
其次右补阙卫包勒修《三方记》于云台观,瞿令问刻《窊樽铭》于营道,及天台山司马天师漆书道德经上下篇幢。
龙德中罗浮道士厉山木重写其本,藏之天台玉霄藏。
圣宋有天下四海会同太学博士、周之宗正丞郭忠恕首编《汗简》,究古文根本
文馆学士句中正刻《孝经》,字体精博
西台李建中总贯此学,颇为该洽
翰林少府监丞王维恭写读古文笔力尤善
殆今好事者,传识科斗也。
臣逮事先圣,久备史官
祥符中,郡国所上古器,多有科斗文
深惧顾问不通,以忝厥职,繇是师资先达博访遗逸
断碑蠹简搜求殆遍;
积年踰纪,篆籀方该。
自嗟其劳,虑有散坠,遂集前后所获古体文字,准唐《切韵》,分为四声,庶令后学易于讨阅
仍条其所出,传信于世。
字有阙者,更俟同志相续补缀
此者伏遇体天道钦文聪武圣孝德皇帝陛下缉熙百度,宣精六艺
唐尧稽古,迈商宗之典学
多能攸纵,小善不遗
猥锡宸旨特令进御
久役废书积忧伤目数四校雠,尚虞舛误
干冒宸扆,伏增惶越
庆历四年二月二十四日推诚保德戴功臣开府仪同三司、行吏部尚书、知亳州军州事、管内河堤劝农使兼管本州驻泊军马公事开治沟洫河道事、上柱国九江郡开国公食邑八千四百户、食实封二千六百户臣夏竦序进
按:《古文四声韵》卷首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