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辨孟(上) 北宋 · 孙抃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四、《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四
孟子曰:「性之,汤武反之」。
意以四圣者或性禀仁义,或反求仁义,有远近,有升降不可比肩而语,谓二帝三王之质异号殊名其所以为圣一也,安有等差乎?
中庸》曰:「自诚明,谓之性;
自明诚,谓之教」。
性与教,圣贤分定
判萃灵粹,凝为体用,搅焉而弗浊,纷焉而弗垢。
其中也不勉,其得也不思出处语默从容皇极者,圣也。
孔子称「生而知之」、「安而行之」之谓矣。
审问然后定,慎思然后固,明辨然后察者,贤也。
孔子称「学而知之」、「利而行之」之谓矣。
汤、武神算,受大任同符天德合节人纪,尚曰「反求」而未性,则代牺扇旸,恻隐淳诚,果「学而知之」耶?
吊民伐罪,应顺之丕业,果「利而行之」耶?
辞之不达,有至是者。
嗟乎
性之纷乱久矣
梁木告坏,师谟中缺三子虽力摈横议,巍辟儒阃,然亦有任独断,溺偏见
言乎皆善者,是天不贵于圣;
举乎皆恶者,使人得稔于奸;
混而论之者,则止述中贤,而遗其上下
末世随务,是非交构圣范夷坦,可授而质焉。
系辞》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上圣睨道而达变中材造形悟理下愚执器而不反
达变,故教化有所祖;
悟理,故制度有所袭;
不反故刑罚有所施。
忠论确然
则圣不可谓之贤,降之也;
不可谓之圣,饰之也。
茍问而不怠,思而不逸,辨而不懈,及其成功,则庶乎道而几乎圣矣。
文、武周公孔子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