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西人劄子庆历四年九月1044年9月 北宋 · 宋祁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一、《宋景文集》卷二九、《历代名臣奏议》卷三四三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臣伏赵元昊遣使进纳誓书西人在馆,以待答报
伏知朝廷议欲降诏,遂相开纳止留册命未便举行
又闻俞青使回,北庭本朝若必元昊封册,勿令使命深入,恐契丹兵马一例杀伤
又其答书有俟平定西鄙遣人来报之意,此皆含糊未决之辞,包奸蓄怨之语也。
臣愚不敏不知大计,窃谓机危之会,理须审思,事脱一失,悔将难救。
西、北二敌,连兵搆难,中国之利也。
方当整勒兵马阴拱高视,候其大伤小亡,乃可以逞。
今若便许元昊同其誓文,则二国要约已先定,不待封册方正君臣
如此,则元昊贡献必且续至,朝廷金币亦便颁分。
假使北敌能胜西,则契丹归曲朝廷以为抚彼叛臣,逆其来信负力悖慢势必称兵
元昊朝廷誓诏,必且取重外鄙,市怨耶律,肆其狡狯因为间谍得我金币,以救败亡
是乃纾敌祸于一时,嫁外怨于中国矣。
使西能胜北,则二敌之怨必深。
契丹士力更当雠赛,则朝廷却与元昊欢盟厚赂,安得不动敌情哉!
契丹之怨朝廷益深,则元昊之结朝廷益固者,非谓与我为金石交也。
彼藉我之贿,假我之援,全境激敌,以誓劫我,使吾边戍束手瞪目熟视流散不得侵略
然后首鼠窟穴养成豺虎,斯其谋也。
臣又料契丹未能得志元昊,先且取偿河北避强击弱有何不可
朝廷西鄙之小衄,结北方之巨衅,轻重之择,安得不怀
契丹言恐一例杀伤,又云俟平定西鄙
何等语,朝廷忽而不计耶!
臣伏元昊誓书中,要结天地,誓及子孙,言虽夸险,势亦窘急
何者
彼盖迫契丹用兵,畏我境之乘便,略其边寨,取其老小,重以诅誓,务在速成
必知朝廷已赐开许不肯先违信誓
则彼一心捍北,永无东顾之虞,此贼昊之计,事在目前,确然可辨。
以为当今计者,不如且遣彼使,赐以存问诏书诘难誓文,更令修正,迁延来往,以赊后期,兼令雄州腾报北帐。
俟其雄雌之决,更议拒纳之宜,抚西怀北,两得其便。
伏望略回圣虑一赐裁择
取进止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