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和戎 北宋 · 宋祁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六、《宋景文集》卷四四、《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三八
客问主人曰:「盖闻王者受命继天作主
尽日月之所照,以为臣妾
霜露之所坠,以通文轸
内抚诸夏外威四夷,荡无能名,尊无与上。
负固不宾者,抗大顺以肃之;
恃险与马者,誓六师以夷之。
上以取侔赀比崇之勋,下以定深根固蒂之业。
所以稽古商周所以播宪九伐所以作,六籍所以书,万古同风百王不易者也。
大宋奄承骏命光有中区,敷至仁高蹈帝尧,笃洪伐对于天下
自武祖立极文宗拓统,承五代残杀,属九州屠裂
孱王伪帝,分据州郡恃险游魂之敌,当阳和戎之义,绨帛之锡,委属金微
岁时之馈,相望绝漠
宽以愿法,若奉骄子
意者非圣所以操绝瑞,垂无穷之意乎!
夫率鸟举之民,不足一县之众;
乌合之卒不能八阵之师。
执事不以此时长驱深入,系弱而累老,蹑冒顿之落,搴翕侯之旗,方且规规然询乐成之近议,舍虑始远谋,识一劳之浅害,忘久逸深利,此贾生所以属国终军所以长缨也,蒙窃惑焉」。
主人喟然叹曰:「客所谓知其一未知其二,见其内不识其外也。
夫持夕死之类与论春秋之变,则极矣;
尺泽之鲵而谋江海之深,则乖矣。
仆常恶闻其说,今为子扬搉而陈之。
天生五材,民之经用
守在四夷,君之善教。
兵者凶器,可戢而不可玩;
争者末节,可遏而不可召。
故善师谓之不陈,至仁所以无敌
子贡足食以去兵为先;
楚王还师,以禁暴为德。
诸夏而后夷狄限于中外也;
修文德以来远人贱夫争战也。
圣王能御大灾、能捍大患而后举,行一不义、杀一不辜不为
讨其君,除其害,救之涂炭,驱之仁寿而已
七旬所以格,后予所以怨,三舍所以降,一戎所以定,此圣人所以用兵大略也。
匈奴之患,为日久矣
虞书》有猾夏之诫,《禹谟著即叙之戎。
高宗之明,不能鬼方三年之役;
宣王之盛,不能太原六月之师。
高祖白登之围,孝文灞上之戍。
斯皆当鸿钧之代,困侵略之暴。
惊边抗士,烽举燧燔
飞刍挽粟云属波委
以至甘辞重币,命奉春和亲
抚髀击节,思李牧以为将。
此皆穷极发愤计深虑远之谋也。
是知可以德服,不可以兵碎;
在乎严备不在乎深入
匈奴城郭之守,廪庾之备。
膻肉酪浆适口革笥木荐以便体。
桀骜相尚迁徙无常
折胶之威,骋新羁之足。
蒙犯皲瘃之疾,胜败无让救之援。
轻赍而入,则师不宿饱
转粟而前,则重不及事
得其地,幽阴惨杀不可以播殖
辇其财,旃被毳,不足以祭祀
并其众,被发左衽不足以使令
糜敝中国,以奉绝域,非恻隐之仁;
血战不解胜败参半,非定功之武。
秦皇藉破纵之势,举推锋之师,东转琅琊,北收河南之地。
及其末也,天下愁怨民不聊生于是乎始有陈胜之乱。
汉武摅数世之愤,矫前代之议,筑朔方以毁左臂,通乌孙以裂右肩
及其末也,府库殚竭贰师外叛于是乎始罢轮台之卒。
由是观之,力非不足,士非不勇,其势然也。
李斯谓之非完计严尤称其得下策不其然乎!
是故圣人知亟战之劳民,则怀之以恩信
内侵为患,则严之以亭障
来朝也,不徵其玉帛
和也厚结盟誓
入而寇也,御之以整;
引而去也,纵而不追。
春秋赐以奇赢之帛,关市通其贸迁之货。
汎惠以抚之,畜力待之然后可得而制也。
今子乃欲舍盛际而论爽德,徼小利而阶宿祸,亦已谬矣。
往年单于南牧之患,上圣奋濯征之旅。
轻车突骑,布于宝城
擒俘斩馘,献于行在
旬日之内,戎丑大歼
当此之时,六骡之君,贤王之师,震怖相视鞮译狎至,咸愿移珍款塞,息军旅之事,放牛牧马,结兄弟之国
尺奏既入,诸帅会议,多以为敌众既坏,归路且绝,内无抄略之获,外无求应之援,屡挫其锐,罔有斗心
计者不若阳许之和,且懈其志,然后阴诏环卫之士,勒兵坚壁,与之上下
又命沿边之郡乘高守险,掠其辎重
命一上将躬率锐旅,以当其中
如是,则不数日单于之头可致于麾下矣。
天子圣仁昭旷罢退众说以为获而杀之,非胜残之道;
迁而处之,非顺物之性。
搏之于败非勇,许之而背非信。
一动四失附,何为而可哉?
大赉其众,厚答其意。
漏以吞舟之网,结以刑马之盟。
自是以来朔野之民,息肩奔命
龙廷之赆,厥角而请朝。
由斯以谈,则来而拒之,成汤之甚武也;
拒而胜之,文王三捷也;
服而舍之,唐尧至仁也;
抚而安之,宣帝之重威也。
六经校德,历列辟论功
声名之盛,殊尤之伐,未有若斯者也。
传曰:『王者之师,有征无战』。
语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宋德可谓当之矣」。
客曰:「有若是言也。
且《小雅》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春秋》美『九州共贯六合同风』。
爰自晋室召戎,伊川被发种落既盛,干戈日寻。
侵伐边疆凭凌畿甸,是使先王桑梓瓯脱之区,离石将兵乱可封之俗。
至乎皇朝诞命殊俗来廷,而匈奴窃据幽都首鼠北鄙
先帝遗黎之困,承战国之馀,姑务敉宁未遑吊伐
洎我后抚期御历柔远怀迩财力雄富朝廷淑清躬行节俭,垂二十载。
禁钱流出,仓箱红腐
介士拳勇神兵犀利
坐筹之相,决胜于内;
注意之将,分命诸外。
加以天休地宝雾集山委
古人有言曰:『日中必熭,操刀必割』。
是宜挟符瑞之感,并贤能之力,大启土宇,以成先志
图上方略克复内地,斯必取之术也。
又何疑焉」?
主人曰:「甚矣,客之不知言也。
夫公刘避狄人去国周德不以衰;
孝元朱崖而罢戍,汉道于是显。
外虚内,君房格言
十爱一,子云之深诫。
况乎芜绝之域,泻卤之地,黠敌之所处共工之所流。
得其域不以益广,失其众不足损威
且政莫大安民,祸莫大从欲
不忍涓涓之愤,而驱元元之众,挤之幽冥之城,以攘尺寸之地
从欲之祸,隳安民之政。
岁月不拔师人流离,则祸可胜道哉!
故曰,仁言不如仁声之深也,地利不如人和之愈也。
古者不居之地,不牧之民,靡与受朔,安足中国
是以侯甸要荒,限远迩之宜;
义应贪骄,戒兵革之举。
过此以往圣人所不论矣。
方今宏大之化,安若覆盂
密清之风,高迈垂策。
今子乃欲秉翻然成议,角无用虚文,劳四海之富,复一州之地,亦以褊矣
且子徒惜匈奴之获我币帛曾不知怀其部落,使远徙漠北
徒见匈奴之窃我土地曾不知羁其王侯,使自致阙下
符瑞可恃曾不知安必虑危;
将帅之可用,曾不知师曲为老」。
言未卒,客降服而谢曰:「鄙人黔浅,泥于闻见,牵胶言踰侈,历执古醇听
而今而后,乃知圣人事业,非匹夫所知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