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韶州曹溪宝林南华禅寺重修法堂康定二年十二月 北宋 · 余靖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一、《武溪集》卷八、光绪《曲江县志》卷一六 创作地点:广东省韶关市南华禅寺
孟子曰:「圣人者,百世之师也」。
至圣之道,高深广博百世而下遗烈犹存贤者袭其规模学者窥其户牖,此其所以日钻岁仰,归之无穷者也。
然而道之大者,必久而后隆;
事之美者不一而能具。
昔者六祖大鉴禅师初传信器归隐海峤混迹弋猎艰难备尝
及其建梵宫登师座,敷陈真觉,开导人天,其亦勤矣。
灭度以来,四百馀载,虽千灯继照,光遍河沙,而布金遗址筌蹄寂寞向非睿哲当天英材接迹讲求世务,馀力佛乘,曷能恢复宗风以续先轨者哉?
天禧四年,前转运使起居舍人陈绛上言:「曹溪演法之地,四方瞻仰岁入至丰僧徒至众,主者不能均济,率多侵牟
乞于名山佥选宿德,俾其举扬宗旨招来学徒」。
制诏曰可。
于是南阳赐紫僧普遂首膺是命,庄献皇太后、今皇帝亲遣中贵人诣山,迎致信衣禁闱瞻礼遂师得于便座召对移刻
陛辞之日,赐号智度禅师,锡以藏经供器金帛等,当时恩顾,莫与为比
归作衣楼藏殿,以示光宠,馀亦未遑开缉也。
遂师即示,中旨荆湖南路博访高僧
长老南岳云台山当是选,绍光正念宣扬了义,居者蒙润,来者如归。
击钟而谋曰:「嗣其业者之子也,诲于人者为之也。
子之克劭,然后起家
不严何以尊道
世教所以堂构也。
日明月暗,墙壅户通,因分别以见尘缘,视顽虚而识空性,此梵刹所以堂宇也」。
由是羡馀,广购募穷山跨谷,以求栋干,殚能极艺,以召匠硕。
协定星之期,观大壮之象,材得以呈其美,工得以肆其巧。
计广以席,度深以筵,外像祗陀之居,中施师子之座。
寻声至者,圜立于前;
如渴饮河满腹而去。
嗟乎
不世出,故微言易绝。
仲尼生于邹鲁去世未久,而杨、墨申、韩,各就其术,为异同之论,以戕贼教化,所赖荀、孟大儒开陈仁义然后君臣上下大伦以笃,夫子之道,不绝如线,况其远者乎?
如来生于西域万里之外寂灭千岁,教乃东被
而语皆重译,书不同文,故翻经著论得以纷纶其说,昏遇迷妄,贪著福报,沦家耗国,弃实趋权。
亦赖诸祖以实际地密付嘱然后知佛不外求见于自性造恶修善,俱同妄作所以遣空破有,不陷邪观者,宗乘维持之力也。
不然者,天下嗷嗷奔走有为之果,何能已乎
初,大鉴以诸佛大法眼藏传清源思,思传石头迁如是展转相传至今长老,为十世矣。
佛教之来中国也,达摩最后,诸祖出世,各分宗派,而曹溪之胄最众,乃知道在乎要,不在乎先后矣。
兴元南郑人本府出家受具,得大乘之要于汉东,遂振锡至于南岳郡将邦伯,悉饮其名,乃于唐兴、南台云盖三启禅师称为岳中之冠。
及被朝旨,乃克归绍本统而肯其基构六祖之道由是中兴矣。
前所谓必久而隆、不壹而具者,有待而然也。
状其事,请辞錾石,以图不朽,且予里闬所托,故于辞为备云。
康定二年十二月日记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