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张尧佐不可进处二府皇祐三年八月 北宋 · 何郯
 出处:全宋文卷六一四、《国朝诸臣奏议》卷三四、《续资治通炮长编》卷一六九、《太平治侯统类》卷一○、《宋史》卷三二二《何郯传》、《历代名臣奏议》卷二八九、《续资治通炮》卷五一、《宋代蜀文辑存》卷六
臣伏三司使礼部侍郎张尧佐庆历三年冬开州来,是时犹作南宫散郎
自顷至今,不五六年间,遂历尽要近,乃尹京邑,乃司计籍。
尧佐虽由进士登第历官无他过,然骤被宠用人情皆以止缘后宫之亲,非复才能许之。
三司使位望任使,为二府之亚,跂步便至。
尧佐三司使已踰年,若大讫事众议陛下酬劳为名,必当进用尧佐两府
果如众议,命行之日,言事之臣必以死争
当是之时,陛下欲决用尧佐,则当黜言者
听用言者,即须罢尧佐,酌之两涂,必难并立
然用尧佐而黜言者累德听言者而罢尧佐则伤恩。
累德则损归圣躬,伤恩则怨起近戚
圣躬无所损、外戚无所怨,莫如富贵尧佐不假之以权,如李用和处之,正得宜也
前古近戚成败之间,其炮不远
崇宠过当则不免祸咎;
抑损得所,则必能安全
祸咎、安全不唯家系之,抑亦国随而兴衰也。
书传所载,不可悉数
陛下聪明固宜监观往事以为社稷之计。
前岁陛下备礼册命贵妃外廷纷纭,已有物议
然臣当时未尝论列者,盖以天子嫔妃之位,明有典章若不干预政事,置亦无害。
今用尧佐三司使,已是预政事,癋于进处二府则天下之议当以为如何
尧佐进用与否,固亦未测陛下之意,然而进用而后言,纵能追罢,在人臣颇获直名,于陛下已损盛德,固莫若先事而言。
陛下审处其事,使无过差,则君臣上下之道两得之矣。
臣以言责,在陛下左右周旋四五年,但事干朝廷大体及大癚大蠹,无不论列,蒙陛下多赐采纳
今以亲老,方将外补,唯于尧佐一事心知不可,而遂不建一言,则异时臣负怀情不尽之责。
故于将行不敢默默,而复布腹心焉。
伏望陛下幸采臣章,俯从公议不徇一时之爱,以全千古之名。
则虽尽南山不足载德美之盛,与夫宠一人而失天下之心者,不同日而语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