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乞与元昊约不攻唂厮啰劄子庆历四年二月1043年4月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四、《欧阳文忠公集》卷一○四、《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四六、《文编》卷一七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风闻鱼周询余靖孙抃奉使北虏,皆有事宜,为北虏诘问元昊通和之意,将来必须因此别与朝廷生患
又闻虏人已欲议移界至,渐示相侵,祸乱之萌,其端可见
臣自去年春始圣恩,擢在谏列,便值朝廷西贼初议和好
当时首建不可通和之议,前后具奏状、劄子十馀次论列,皆言不和则害少,和则害多,利害甚详,恳切亦至。
天下之士无一人助臣言,朝廷之臣无一人采臣说。
和议垂就,祸胎已成,而韩琦西来方言和有不便之状;
余靖北至,始知虏利急和之谋。
见事何迟,虽悔无及
当臣建议之际,众人方欲急和,以臣一人,诚难力夺众议
韩琦余靖亲见二虏事宜中外之人亦渐知通为患,臣之前说,稍似可采。
但愿大臣不执前议,早肯回心,则于后悔之中,尚有可为之理。
昨来许贼之物,数已太多,然尚有禁青盐、还侵地等事,非贼所利。
幸其因此自绝不遣人来,朝廷深戒前非,慎自持重,因而罢议不落贼计,则转祸为福后策可为。
若贼志愈骄,贪心未满,复遣人使,更有须求,则假此为名,亦可拒绝
通和之事,为中国之患大,为二虏之利深。
万一西贼深利不惜侵地,更无他求,急来就和,则此时取舍,便系安危
陛下宜诏执议之臣,定果决之计,认贼肯和之意,知我害彼利之谋,尤须多方以事拒绝
臣计西贼无故请和者,不止北虏通谋共困中国,兼欲诈谋款我,并力以吞唂厮啰、摩旃、瞎旃之类诸族,地大力盛然后东向以攻中国耳。
今若未有他计拒其来和,则当赐以诏书,言唂厮啰皆受朝廷官爵父子为国蕃臣,今若讲和则不得攻此数族。
且攻此数族,是贼本心所贪,闻我此言,必难听约,用此为说,亦可解和
所以区区惟愿未和者,盖臣愚虑知不和患轻,易为处置后患大,不可枝梧
前后奏章论列已备,此乃天下安危大计圣心日夜所忧。
为言之官,见利害甚明,若不极言,罪当诛戮
伏望圣慈特赐省览
取进止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