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谏仁宗立皇子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三、《欧阳文忠公集》卷一一九、《三朝名臣言行录》卷二之二
仁宗既连失褒、豫、鄂三王,遂更无皇子
至和三年正月得疾,踰时不能御殿中外忧恐
既而康复自是言者常以根本为急,交章论述,每辄留中
枢密副使包公拯、今翰林学士范景仁所言尤激切
其馀不为外人知者不可胜数
枢密相与昭文韩相亦屡进说
虽余亦尝因大水言之,然初无采纳之意。
如此五六年,言者亦已稍怠。
嘉祐六年秋,余自枢庭东府忽见内降一封,乃谏官司马光皇子事。
既而江州吕诲亦有疏论述
昭文集贤曾公及余晚议,来日当将上,相顾以为如何
韩公曰:「若上稍有意,即当力赞成之」。
曾公与余偕曰:「此吾侪所愿也」。
既而明日奏事垂拱殿二章读毕,未及有所启,仁宗遽曰:「朕有意多时矣,但未得其人」。
自为校勘,及在谏垣,忝两制,迨此二十年,每进对,常极从容至此始闻仁宗自称朕。
既而左右顾曰:「宗室中孰为可」?
韩公惶恐对曰:「不惟宗室不接外人,臣等不知,此事岂臣下敢议,当出自圣择」。
仁宗曰:「宫中尝养二子,小者甚纯,然近不惠大者可也」。
遂启曰:「其名谓何」?
仁宗即道今上旧名,曰名某,今三十岁矣。
余等遂力赞之,议乃定。
余等将下殿,又奏曰:「此事至大,臣等未敢施行,请陛下今夕更思之,臣等来日取旨」。
明日奏事崇政殿,因又启之。
仁宗曰:「决无疑也」。
余等遂奏言:「事当有渐,容臣等商量除官来日再奏」。
既退,遂议且判宗正
时今上犹濮王丧,乃议起复,自大将军遥郡团练使泰州防禦使
来日将上,仁宗大喜曰:「如此甚好」。
二公与余又奏曰:「此事若行,不可中止,乞陛下断在不疑
仍乞自内中批出,臣等奉行」。
仁宗曰:「此事岂可使妇人知?
中书可也」。
余等喜跃称贺时六年十月也。
命既出,今上再三辞避
有旨,候服除取旨。
至七年二月一日服除今上坚卧称疾前后十馀让。
至七月,韩公议曰:「宗正之命始出,则外人皆知皇子也。
不若遂正其名,使其知愈让而愈进,示朝廷不可回之意,庶几肯受」。
曾公与余皆以为然。
及将上,今上让表仁宗如何
韩公未对。
余即前奏曰:「宗室自来不领职事,今外人忽见不次擢此子,又判宗正则天皆知陛下皇太子也。
不若遂正其名,命皇子
防禦使宗正,降诰敕得以坚卧不受
皇子,只烦陛下学士作一诏书告报天下,事即定矣,不由实受不受也」。
仁宗沈思久之,顾韩公曰:「如此,莫亦好否」?
公力赞之。
仁宗曰:「如此,则须于明堂前速了当」。
遂降诏书皇子,仍更今名。
自议皇子事,凡所奏请,皆余与西厅赵侍郎自书。
改名劄子,余所书也。
择日十字,请仁宗点之。
其最下一字乃今名也,是仁宗亲点,今封在中书
今上自在濮邸,即有贤名
及迁入内良贱不及三十口,行李萧然无异寒士,有书数而已
中外闻者相贺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