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尚书屯田员外郎李君墓表1038年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八、《欧阳文忠公集》卷二四、正德《光化志》卷四、乾隆《襄阳府志》卷三二、光绪《光化县志》卷七 创作地点:湖北省襄阳市老河口市
汉水东至乾德,汇而南,民居其冲,水悍暴而岸善崩,然其民尤富完
其下南山之材,治室聚居,盖数千家,皆安然易汉而自若者,以有石堤可恃也。
景祐五年,余始为其县令,既行汉上,临石堤,问其长老,皆曰吾李君之作也。
于是喟然而叹,求李君者,得其孙厚。
厚举进士好学,能自言其世,云李氏贝州清河人
君举进士,中淳化三年乙科
镇州真定主簿齐化基,为吏以强察自喜,恶君廉直不为屈,多求事可酿为罪者,责君理之。
君辨愈明,不可污。
卒服其能,反荐之,迁威虏军判官
秩满河北转运使又荐为冀州军事判官
逾年吏部考籍,凡四较考者,外皆召还,公考当召。
是时契丹侵边,冀州独乞留君督军饷,课为最多,迁大理寺丞乘传壁州疑狱
既还,转运使又请通判冀州,督旁七县军饷,课尤多而民不劳
岁饥,悉出庾以贷民,且曰:「凶、丰甚,必复。
使丰而归诸庾,是化吾朽积而为新,乃两利也」。
转运使以为然,因请君益贝、魏、沧、棣诸州。
后岁果丰,饥民德君,归诸庾无后者,盖赖而活者数十万家。
转运使上冀人言,乞留,许留一岁,就拜殿中丞
岁满将去,冀民夜私入其府,堑其居,若不可出。
君谕之,乃得去。
通判河南,未行,契丹兵指邢、洺,天子择吏之能者,改君通判邢州
其守赵守一当守邢以捍寇,辞不任邢事,天子曰:「李某佐汝,可无患」。
守一至邢,悉以州事任君。
御史中丞王嗣宗推直官,遂荐为御史,以疾不拜求知光化军作所石堤者。
孙何荐其材,拜三司户部判官,改知建州,皆以疾辞。
求知汉阳军,居三岁,而汉阳狱空二岁
卒以疾解,退居于汉旁。
大中祥符六年五月某日卒于家,遂葬县东遵教乡之友于村。
子孙因留家焉。
君讳仲芳,字秀之享年五十有三,官至尚书屯田员外郎
为人敦敏而材,以疾中止
余闻古之有德于民者,殁则乡人祭于其社。
今民既不能祠君于汉之旁,而其墓幸在其县,余令也,又不表以示民,呜呼,其何以章乃德?
俾其孙刻石于隧,以永君之扬。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