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尚书工部郎中天章阁待制许公墓志铭1045年秋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五、《欧阳文忠公集》卷三三、《名臣碑传琬琰集》中卷一五、《新安文献志》卷八一、雍正《浙江通志》卷一四六、道光《仪征县志》卷八 创作地点: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
公讳元,字子春姓许氏宣州宣城人也。
许氏世以孝谨称乡里
其父亡,一子当官兄弟相让久之,曰:「吾弟材,后必庇吾宗」。
乃以公补郊社斋郎
徙居海陵力耕以养其母。
明州定海剑州顺昌县泰州军事推官
戍兵千人海上亡归州守闻变,不知所为
公为诘其所以来二三人出,前对
公叱左右执之,曰:「惑众者此尔,其馀何罪」?
劳其徒而遣之。
镇东军节度推官、知润州丹阳县。
县有练湖决水一寸,为漕渠一尺故法盗决湖者,罪比杀人
会岁大旱公请湖水民田,不待报,决之。
州守遣吏按问,公曰:「便民,罪令可也」。
竟不能诘。
由是民田万馀顷,岁乃大丰
再迁太子中舍、监扬州博盐和籴仓,知泰州如皋县所至民爱思之。
公为吏喜修废坏,其术长于治财。
自元昊叛河西,兵出久无功,而天下劳弊三司使言公材,以主榷货
公言先时贾人入粟塞下京师不足以偿,故钱偿愈不足,则粟入愈少而价愈高,是谓内外俱困。
请高塞之价,下南盐以偿之,使东南滞积,而西北盈,曰:「此轻重之术也」。
行之果便。
是时京师少,而江淮岁漕不给三司使惧,大臣以为忧,参知政事范仲淹谓公独可办,乃以公为江淮两浙荆湖发运判官
公曰:「以六路七十二州之不能京师者,吾不信也」。
至则治千艘浮江而上,所过州县三月食,其馀悉发,而州县之廪远近以次相补由是不数月,京师足食
既而叹曰:「此可为于乏时,然岁漕不给者,有司之职废也」。
乃考故事明约信令,发歛转徙至于风波远近迟速赏罚,皆有法。
江湖千里外,谈笑治之,不扰不劳,而用以足。
公初以殿中丞判官已而为副,为使,每岁终会计来朝天子必加恩礼
特赐进士出身,官至工部郎中天章阁待制,凡在职十有三年。
已而曰:「臣惫矣,愿乞臣一州」。
天子顾代公者难其人,其请至八九,久之,察其实病且老矣,乃以知扬州
岁馀,徙知越州
公益病,又徙泰州
至州,未视事,以嘉祐二年四月某日卒于家,享年六十有九。
曾祖讳稠,池州录事参军
祖讳规,赠大理评事
父讳逖,尚书司封员外郎,赠工部侍郎
公娶冯氏,封崇德县君先公卒。
子男二人:长曰宗旦,真州杨子县主簿
次曰宗孟,守将作监主簿
一人,适太常寺太祝希雅
先是江淮岁漕京师者,常六百万石,其后十馀岁,岁益不充
至公为之,岁必六百万,而常馀百万以备非常
方其去职,有劝公进为羡馀者,公曰:「吾岂聚歛者哉,敢用此以希宠」?
为人谈论与人交,久而益笃
于其家尤孝悌所得俸禄分给宗族无亲疏之异。
其孤宗旦等以某年某月某日,葬公于真州杨子县甘露乡之某原。
其所与游庐陵欧阳修志于其墓曰:呜呼
天下者,固常养材无事之时,盖必有事然后材臣出。
宝元庆历以来,兵动一方奔走从事其间者,皆号称天下豪杰,其智者出谋,材者献力,讫不得少如其志。
而公此时用其所长,且久于其官,故得卒就其业而成此名,此其可以书矣。
乃为之铭曰:
材难矣,有蕴不得其时
时逢矣,有用不尽其施。
功难成而易毁,虽明哲不能自知
公材之敏兮,用适其宜。
方甚壮兮,力则先衰。
行著于家,而劳施于国。
永幽其閟兮,铭以哀之。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