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武陵集叙庆历二年十月 北宋 · 释契嵩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八、《镡津文集》卷一二
慧远和尚有道称于四方,在天禧乾兴间,其名甚振,学者无远近归之,如水沛然就下
予少闻之,恨不识其人。
晚游吴,得其语于勤、暹二师
观其发演详悉应对次序语言必文,不以凡近杂出,虽出入大经大论傍及治世文书老子庄周之说而不疑
閒究其意义所归,而与佛法奥妙似乎不可以智穷。
神而明之,其庶几乎
始,达磨大师佛心印至中国
会梁天子有为不省其言。
达磨北入嵩山面壁终日默坐九年
华人之疑稍解,而达磨之道遂传矣。
以故后世传高僧者,以禅观其所传。
后世学者远识,颇信传者为然,其言亦不思之甚也。
达磨之道,岂止禅观而已矣?
禅者静也,观者观也,圣人初学者使静思虑以观其道也。
达磨所传,承于高足弟子大迦叶
如来将化,以正法眼可以言语发,不可言语到,故命大迦叶以心相传所谓正法者也。
大教所以出,众经之所以明也。
得乎此者,虽以万端言之,其所未始杂也;
不得此者,虽绝言而守之,其所未始不惑也。
和尚之言,其得正法之谓也,禅观焉能尽之
和尚出于云门大师三世云门出于大鉴禅师八世大鉴出于达磨六世达磨出于迦叶二十八世。
呜呼
圣人益远,学者疑惑错谬
其时和尚云门大师百年,独抱正法与其相望毅然学者以其正法眼藏,以正其传授
学者真若得止,以息狂走,其于教道而德亦至矣。
既没,弟子辈缉其言,以其所居之地名之曰《武陵集》。
庆历壬午岁孟冬二十日序。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