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崇道观道藏治平二年十二月 北宋 · 范镇
 出处:全宋文卷八七一、《全蜀艺文志》卷三八、《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二六、《成都文类》卷三七、嘉庆《四川通志》卷三八、《宋代蜀文辑存》卷九
太史公论道家之言,而曰:「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
指约而易守,事少而功多」。
至于为《史记》,则以韩非申不害老子同传,岂非后世多事,必于有为以至于无为乎?
班固所志才三十七家、九百九十三篇,而伊尹太公辛甲鬻熊管子之书在焉。
至隋乃分经戒、饵服、房中符箓四种,合三百七十七部,千二百一十六卷,而不著其目。
唐有道家类,又合以释氏,而得百三十七家、七十四部、千二百四十卷,以著于录,而管子列于法家所谓伊尹太公辛甲者皆亡不传,独鬻熊之书存。
自明皇后不以著录者又百五十八家、千三百三十八卷,则其溢于汉者千五百八十五卷矣。
噫!
老子著书五千言以为天地事物之理,后世学者寖广,而其书至于如此其多,岂以其事虚无,其辞难知,必支离而后至于简易,如太史公所谓乎?
宋兴,祥符天禧中真宗始大崇起其教,而玉清昭应宫、景灵宫会灵观、祥源观皆置使典领
又命其徒与诸儒裒其书,是正谬讹,缮写以藏于其处,而以其馀赐天下宫观,以广其传,独剑南一道未皇暇焉。
嘉祐初成都府郫县道士姚若谷、梓州飞乌县道士朱知善慨然欲尽读其书,而莫由得也
于是东走凤翔府上清太平宫庆成军太宁宫,又东至亳州太清宫洞霄宫明道宫,凡得书二千馀卷
太清宫者,老子所生所谓厉乡者也。
九井有古,有丹灶于是纵观焉。
又览唐开元祥符中行故处以归。
治平元年今天子既即位,若谷又与其仇宗正、邓自和列言于府曰:释氏遍满州县,而道家所录独散落不完,愿至京师得官本以足其传。
于是端明殿学士翰林侍读学士尚书户部侍郎韩公知府事,以其状闻,且言蜀之名山秘洞胜景为多,而道家书不完,无以奉扬清净之风。
有诏即建隆观给官本以足其传。
得五百帙、四千五百卷,溢于唐者又千九百二十二卷可谓完且备矣
若谷、宗正、自和且将益其书为五本,藏于成都天庆观郫县崇道观青城山丈人观梓州飞乌县洞灵观、绵州之洪德观,使学者优游,以求其所清虚自然之要,而至于其师之道,如太史公所谓者,顾不伟欤!
若谷飞乌人后徙于郫,宗正青城人,自和绵州人三人持操坚至,而皆有功于其教者。
后之人观其勤劳,而不轻其守,则其书之传为无穷矣。
治平二年十二月日记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