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范待制 北宋 · 李觏
 出处:全宋文卷八九三、《直讲李先生文集》卷二七、《古文集成》卷一九
知府待制执事:觏尝闻之《鹖冠子》曰:「贱生无所用。
中流失船,一壶千金」。
始犹未信,今乃知之。
嗟乎
古之为士者,何其显荣哉?
身弊缊而宠踰华衮,腹糗而富埒千乘
故有以南面之王而拥彗匹夫公子国相执辔羸老
战国之事,尚未足法
汉有天命四履之远,化戎为华,而犹求贤不及州郡察焉,四府辟焉,一介之善无敢漏略
县乡小吏,名污贱者也,翼之而仕,角之而朝者,往往有焉。
无他,盖有国者虑下情壅遏得人以快耳目
当涂者畏旷官之罪,以举贤为称职
习俗相尚气焰薰灼而然也。
于时能言以上,多自琢饰
闺门仕进之阶,乡党荣名之路。
奖助风教,夫岂小欤!
厥后古道不逞,辞科浸长,不由经济一出声病
源而海之,以至今日
惟真在上皇天乃眷太平之根,稳贯坤厚
四鄙酣寝,无鸡鸣犬吠之警。
法令流畅,罔或牴牾
役夫贱类,驰一乘之传,则足以呼舞诸侯矣;
三尺童子据案弄笔,则足以斩决强梗矣。
不待伟人深智,而职事已治。
故虽浮华浅陋之辈,率为可用。
声律取士,孰不曰宜?
学小则易工,利近则可欲
员位有数,而求之者多。
国朝患其或私谒也,于是糊其名,易其书,混致于考官之手。
不知立身之行,干蛊之才。
虽有仁如伯夷,孝如曾参,直如史鱼,廉如于陵一语不中,则生平委地
况执其柄者,时或非人
声律之中,又有遗焉。
荐于乡,奏于礼部,第于殿庭,偶失偶得,如弈棋耳。
名卿大臣,以其无举知之责也,闭其口不复言
天下士俛视同术,疏若秦越
威重,崇爱恶管库之隶,洒扫之仆,皆得以保任,而惜一言以举遗逸
虽然好古洁廉之士,宁忍饥而死耳,安能仰面以希其咳唾
于戏
学道之无益也如此,夫宜其腐儒小生去本逐末
父诏其子曰:「何必读书
姑诵赋而已矣」。
兄教其弟曰:「何必有名
程试而已矣」。
故有缣缃凝尘,不记篇目,而致甲科
帷薄污辱市井不齿,而谐美仕
劝善惩恶,将安在邪?
万一史臣书法后世,则赤墀之下,当有任其责者矣。
噫!
大贤君子,其曷能矫之?
觏,建昌南城人也。
生二十有九年矣。
龆龀喜事,以进士自业
花蕊,写云烟,为世俗辞语颇甚可取
不惟道隆替,时之向背,辄游心圣人之蕴志,将以尧吾君,羲吾民。
晨夜精思颇为有得
阙政如己之疾,视恶吏如己之雠,恨无斗水洗濯瑕秽
四顾悲歌时或涕洟
然而命薄计拙,动成颠仆
乡书不录,况爵命乎?
孤贫无依,载其空文南北
楫焉而川竭,蹄焉而路穷
尝游京邑,凡时之所谓文宗儒师者,多请谒焉。
但伏执事之名,时最久矣
谋之于儒林,则又谓执事知乐之士,有自褐衣得召者。
如觏等辈庶可依归
不幸未及弛担,而执事以言左迁时异事变,卒无所遇。
彷徨而归,又黜乡举
身病矣,力穷矣,仰喜朝车,适留兹土,故不远五百里,犯风雨寒苦,来拜于庑下
古之君子居易俟命不患人之不己知
今觏也,踽踽而来,若行贾之为者,其故何哉
伏念家世贫乏幼孤兄弟老母年近六十,饥焉而无田,寒焉而无
喁喁科举,求不可望之禄以为养,抑疏阔矣。
每朝夕进侧,则见发斑体臞而食淡衣粗乌鸟之情,痛劈骨髓
王城百舍天门九关,铢铜不畜,何路自达
遐方小郡,知己断绝奸邪所怒,哆冶所笑,身无油脂日就乾腊。
往时多事勤苦成疾,今兹忧愁益复发作
长恐医饵不继,忽沉沟壑,内孤慈母上负明时所怀不伸,抱恨泉壤
以此计校,不宜默默是以来也。
伏惟执事文学名家,以公忠许国
封书言事,及于母子夫妇间,无所隐讳
庭辩宰相,而辞不可屈。
此其心,将大有为者也。
不日祗奉明诏归于帝右,持衡制事,当不因循
然则仕籍未甚清,俗化未甚修,赋役未甚等,兵守未甚完,异方之法乱中国夷狄之君抗天子
长驱大割用工非一肘腋咨议,岂宜少人
渐而收之,盍自今日
觏虽不才,以备一人之数,顾不可乎?
苟取其穷而通之,取其贱而贵之,补罅续断,粗当益国不徒世俗腾举士之名而已
此在高明熟虑之也,弗复云云
尝所著《明堂定制图》一道并序,前日度支魏公以列于座隅,兹不再献
《潜书》十五篇,《野记》二篇,《礼论》七篇,共一册,谨用尘渎
常行所业五卷,亦以资閒暇一笑
皆旧写不精,致恕而怜之可也
不宣
再拜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