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衡论 其六 广士1055年 北宋 · 苏洵
 出处:全宋文卷九二二、《苏老泉先生全集》卷四、《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三四、《历代名贤确论》卷三一、四七、《经济类编》卷三○、《名世文宗》卷二五、《古今图书集成》选举典卷一二七 创作地点:四川省眉山市
古之取士,取于盗贼,取于夷狄
古之人非以盗贼夷狄之事可为也,以贤之所在而已矣。
夫贤之所在,贵而贵取焉,贱而贱取焉。
是以盗贼下人夷狄异类,虽奴隶之所耻,而往登之朝廷,坐之郡国,而不以为怍。
绳趋尺步华言华服者,往往摈弃不用
何则
天下之能绳趋而尺步,华言华服者众也。
朝廷之政,郡国之事,非特如此而可治也
彼虽不能绳趋而尺步,华言华服然而其才果可用于此,则居此位可也
古者天下之国大而多士大夫者,不过曰齐与秦也。
管夷吾相齐,贤也,而举二盗焉;
穆公霸秦,贤也,而举由余焉。
是其能果于是非而不牵于众人之议也,未闻有以盗贼夷狄而鄙之者也。
今有人非盗贼,非夷狄,而犹不获用,吾不知何故也。
夫古之用人无择于势。
布衣寒士而贤则用之,公卿之子弟而贤则用之,武夫健卒而贤则用之,巫医方技而贤则用之,胥史贱吏而贤则用之。
今也,布衣寒士方尺之纸,书声病剽窃之文,而至享万钟之禄;
卿大夫之子弟,饱食于家,一出而驱高车,驾大马以为民上;
武夫健卒,有洒扫之力,奔走之旧,久乃领藩郡,执兵柄
巫医方技一言之中,大臣且举以为吏。
若此者,皆非贤也,皆非功也,是今所以进之之涂多于古也
胥史贱吏独弃而不录,使老死敲榜趋走,而贤与功者不获一施,吾甚惑也。
不知胥吏之贤,优而养之,则儒生武士所不若。
昔者汉有天下平津侯乐安侯辈皆号为儒宗,而卒不能为汉立不世大功
而其卓绝隽伟震耀四海者,乃其贤人之出于吏胥中者耳。
赵广汉河间郡吏也;
尹翁归河东狱吏也。
张敞太守卒史也;
王尊,涿郡书佐也。
是皆雄隽明博,出之可以为将,而内之可以相者也,而皆出于吏胥中者,有以也。
吏胥之人,少而习法律,长而习狱讼老奸大豪畏惮慑伏,吏之情状变化出入无不谙究
因而官之,则豪民猾吏之弊,表里毫末毕见于外,无所逃遁
而又上之人择之以才,遇之以礼,而其志复自知自奋公卿,故终不肯自弃于恶以贾罪戾,而败其终身之利。
故当此时士君子优为之,而其间自纵大恶者,大约不过几人,而其尤贤者乃至成功如是
今之吏胥不然始而入之不择也,终而遇之以犬彘也。
长吏一怒不问罪否,袒而笞之;
喜而接之,乃反与交手为市
其人常曰:长吏待我以犬彘,我何望而不为犬彘哉?
是以平民不能自弃犬彘之行,不肯为吏矣,况士君子而肯俛首为之乎?
然欲使之谨饰可用如两汉,亦不过择之以才,待之以礼,恕其小过,而弃绝大恶不可忍者而后察其贤有功而爵之禄之贵之,勿弃之于冗流之间。
则彼有冀于功名自尊其身,不敢丐夺,而奇才绝智出矣。
夫人固有才智奇绝不能为章句名数声律学者,又有不幸不为者。
一之进士制策,是使奇才绝智有时而穷也。
使吏胥之人得出长吏,是使一介之才无所逃也。
进士制策网之于上,此又网之于下,而曰天下遗才者,吾不信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