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乞罢吕夷简商量军国事奏庆历三年四月 北宋 · 蔡襄
 出处:全宋文卷一○○○、《蔡忠惠集》卷一四、《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四○、《宋宰辅编年录》卷五、《历代名臣奏议》卷一三二
臣伏见前宰臣吕夷简被病以来,两府大臣三次夷简议事
及守司徒罢相之后朝廷有旨,令商量军国大事
今月二日宰臣章得象以下又诣其家评论西事
切谓夷简病时,陛下内中开设道场,及赐手诏锡与至多眷注之心,当世无比
臣谓陛下假人以恩则可,假人礼则不可
何哉
陛下春秋方盛,固宜亲决万几,却宰臣枢密夷简决事
臣恐天下四夷闻之,谓陛下如何主也?
府大臣陛下治天下者,今乃并笏受事夷简之门,里巷之人指点窃笑
臣恐天下四夷闻之,大国乏材,而无上下之名分
陛下隆恩眷,优待老臣,正得为君之道,而夷简不能上承陛下之意,而无引避推让之心。
为人臣,端居私家,屈大臣自便,于理安乎?
夷简谋身忘公,养成天下今日之患,遂致二边连搆,百姓困穷万手所指,无敢言也。
上天降监祖宗垂灵,辄以病解,而陛下尚令参决大政,皆陛下至今未之悟也。
臣切以陛下即位之初,夷简便为参知政事其后数年,渐至宰相
陈州半年复入,又出许州一年有馀,移领魏府,召归作相。
首尾二十年间,不居政府二年有馀耳。
前后虽有王曾李迪张士逊陈尧佐王随更迭为相,而历年之久无如夷简也。
辅政以来所言之事,陛下一皆听信施行之。
出藩未几,还当大政,以病居家两府问事得主之深,无如夷简
辅政既久,得主又深,固当敦风教,正庶官,安百姓,镇四夷
今乃不闻功业,但为私计岂不陛下眷遇之意也?
夫开直言、旌谠论者,宰相之体也。
夷简执政以来,屡贬言者,凡三四次,如曹修古段少连孔道辅杨偕孙沔范仲淹余靖尹洙欧阳修等,或谪千里,或抑数年,或缘私恨
假托人主威权,以逐忠贤,以泄己怒,殊不念陛下虚受恶名,此不忠大者
又使天下之人,父教其子,兄教其弟,咸以直言为讳。
此乃绝忠谠嘉谟成本朝之阙政,其过一也。
夫奖懿行,厉廉节宰相之方也。
古之圣人教人之道,先以名节为本。
若使不好令名,则何恶不为,何善不毁?
纵不陷于恶,亦不免碌碌因循,为阘茸之人也。
夷简为性不臧,欲人附己。
为善介特自立者,皆以好名希求富贵以污之。
善人耻此,往往退缩,以避好名干进之毁。
是以二十年来,人人不肯廉隅、厉名节,浅者因循阘茸,深者靡恶不为都无愧耻
但能阿附夷简夷简悉力护之,使奸邪不败,浸成此风,习以为俗。
又使天下之人皆以逐利智能远势愚钝
此乃废廉耻之节,成奔竞之风,其过二也。
夫善则称君,过则称己,宰相之行也。
夷简一恩之施,皆须出我门下
先露其事,使人预知
或先抑其事,然后与行
若不行者,小则归怨同列,大则称奉圣旨
以是阿附者多,阴为羽翼,使天下人迷大公之论,有朋党之议,其过三也。
进贤退不肖者,宰相之职也。
见数以来审官院京朝官吏部铨选人、枢密院三班院使臣,授官之后,例皆待阙一年二年
以此计之,冗官甚多曾不裁损
奇材异绩,不闻奖拔
贪墨昏耄之人,曾经免罢责罚,及来雪理务施小惠,多与收录
使天下贪廉混淆善恶无别,其过四也。
富国恤民宰相之事也。
关陕兵兴以来修完城垒馈运刍粟科配百端,悉出州郡
内则帑藏空虚,外则民力殚竭嗟怨嗷嗷,闻于道路
不幸水旱之灾,其变不可量也。
盖由不选材能充三司使副使发运使,但务取人情,用为资历
转运使至数月,即又迁移循环奔走,日求升进
欲以兴材利,宽民力,其可得乎?
其过五也。
怀忠诛逆宰相之略也。
边鄙无事之时,臣僚或陈备边之策,或述禦寇之方,皆为虚妄引惹或降差遣,或与冲替
边臣因此,唯尚姑息
是以士卒不练,器械不完,黠羌窥我强弱,辄怀异志
夷简当国之后山外之败,任福下死数万人
丰州之战,失地丧师
镇戎之役,葛怀敏以下死者数万人
盖命遣将帅,或分或合法制不立上下不和大战大败,小战则小败
使生灵肝血涂染砂碛父子夫妇存殁冤痛庙堂之上,成算安在
其过六也。
夫畅国威,制邻敌宰相之谋也。
西师败殁之后北虏乘隙遣使入朝,辄违先帝之盟,妄请关南之地,岁增金帛仅二十万,而犹勒兵压境,坚求纳字,凌胁中国大为耻辱
度其祸福譬若疽疮,但未溃耳。
制敌之术,为患日深,其过七也。
夷简出入中书且二十年,不为陛下兴利除害,茍且姑息以致事事隳坏如此
臣谓夷简若实有智谋执政从来只务固宠不肯施设,是不忠也;
竭尽智谋区处颠倒,是不材也。
不材不忠,二者必当一责
尚贪威势不能力让。
或闻夷简乞令政府一两人至家商大事,足验夷简退而不止之心也。
臣又见故相王旦执政仅二十年,后以病退,只带宫观使名,不复与闻邦政故事甚明。
夷简伏乞朝廷特罢商量军国大事,庶使两府大臣专当责任无所推避
陛下夷简,正君臣之分,存终始之恩。
伏乞陛下断而行之,以全国体
取进止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