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西事未尝困败不当降诏自责熙宁四年三月1071年3月 北宋 · 韩绛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五、《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二一、《太平治迹统类》卷一五 创作地点: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
伏睹德音,皆陛下责躬悔过之言。
且今边事,盖以西贼去年八月攻围庆州七寨,焚荡室庐杀掠老幼,故遣臣往经制
臣度其陆梁未已不少惩创,则虽得和约,亦不可保,招降讨击,实不得已,岂固欲勤动师旅
幸十馀处出兵杀获招降以千万计,虽失抚宁小堡,杀获亦略相当我师未为沮屈
河东供军烦扰百姓,盖转运使处置乖方安抚司曾不处画
河东既远,本司之后时,即令蠲除使民安业
自陕以西,则未尝令民出力
德音与减二年科配,亦虑朝廷不知本司元无科配而然。
庆州叛卒已就禽灭关陕雨足二麦向丰,流庸渐复。
陛下但遣忠实可信之臣察访考验,必不敢诬。
德音谓「使人至此,咎在朕躬」,必恐内外臣僚奏陈过当惊动听者
陛下方欲威服西戎国家事力何尝困弊,而遽有劳民搆患之诏布于西路
流闻贼境,则是过自形见中原虚实强弱之势,臣恐西贼哀鸣求和之意或且中辍
彼又知朝廷将来不复出师,则今秋并兵入寇一路凭陵侵轶何以枝梧
臣近乞面奏边事,欲禀议攻守大计,今陛下已谓听任失当,则臣虽复言,必不见用。
见于缘路待罪,望早赐责。
臣一去就不足惜,所惜边防大事陛下如此主张
臣竭赤诚报国,而为内外浮论所摇,猝然挠罢,不得毕其始谋,自今孰敢奋身当责以抗强敌
偷安窃禄之人必坐视臣辈被谤蒙耻,进退无路,自以为得也
诸将攻讨斩获招降不少,况荡平和市焚毁村族甚多
西贼一二百里之外方敢住止,使其弃失庐井老小流寓,已废春耕不为不困。
彼虽时出兵马弱势已露。
荒堆、怀宁之战,又复败北,独抚宁被害
若以全体较之,则胜负可见
朝廷不以兴师为功,使武将悍卒宣力立事之人莫不解体何以激励士气
偷惰者必自得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