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漏记 北宋 · 林汶可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三、《永乐大典》卷五三四五
潮之城弊,而漏刻又愈于城之弊。穴木椌筦水而注,以版浮箭,睨椌取刻。岁久水蚀椌腐,以至画地测晷,足所以蚀腐之数。皇祐癸巳冬,郡守下车,首完城,明年乃议新刻漏。有以临汀郡莲花漏而献者,曰:其法出于待制燕公,最为精密。乃择牙校就汀受法,指工绳木,丱金涂桼。历四旬,凡总六十事件,而漏刻成,成于甲午至和冬十一月也。盥壶纳水,不绝如线,水之不暴,箭无逸刻。故自朔至晦,累三千刻,以较昼夜短长,一与之合,献者之言其信矣。十二月己亥,乃彻旧漏,用新法,宜也。夫城郭沟池,作郡之壮,鼓角漏刻,设郡之警,大不可阙。郡太守举宏其阙,又得其法,最精密,宜后来毋废其法,且思郡守庠博郑侯伸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