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僖祖熙宁五年四月1072年4月 北宋 · 韩维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四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准敕,准中书门下奏:「准治平四年闰三月八日敕,迁僖祖主藏夹室
臣等闻万物本于天,人本乎祖,故先王庙祀之制,有疏而无绝,有追而无遗
商周之王断自下者,非绝帝喾以上而遗之,以其自有本统承之故也。
若夫尊卑之位,先后之序,则子孙虽自齐圣有功不得以私其祖考天下万世通道也。
窃以本朝僖祖以上世次不可得而知,则僖祖有庙,于契稷无以异。
今毁其庙而藏其主夹室,替祖考之尊,下附于子孙,殆非所顺祖孝心、事亡如存之义。
之前代,虽或有之,然考合于经,乃无成说。
因情制礼实在圣时
伏惟皇帝陛下仁孝聪明,绍天稽古动容周旋,惟道之从。
宗庙重事所宜博考,乞以所奏付之两府详议择取其当」。
奉敕旨准今月三日诏:「中书门下庙祧之制,盖闻彝典所以上承先王,下法后世
朕嗣宅大统敬奉宗祀,而世次迁毁,礼或未安。
讨论经常属二三哲辅于以佐朕不逮,而仰称祖宗追孝之心。
今览之瞿然敢不祇服。
宜依所请施行
故兹诏示,想宜知悉」。
奉诏书如前。
牒至,准诏书者。
伏惟亲亲之序,以三为五,以五为九,上杀下杀旁及而亲毕。
圣人制事,存送终之礼,皆以此为限,是众人之所同也。
若其不与众人同者,则又因事之宜,断之以义,而为之节文也。
先王既有天下,迹其基业所由起,奉以为太祖所以推功美,重本始也。
王者之祖有系天下者矣,诸侯之祖有系一国者矣,大夫士之祖有系一家者矣,亦其理势然也。
荀卿曰:「王者天,太祖诸侯不敢坏,大夫士有常宗所以贵始」。
贵始,德之本也。
盖有天下之始若后稷,有一国之始若周公大夫士之始若三桓
所以贵者配天也,不祧也,有常宗也,此其所以别也。
今直以契本统之祖,则是下同大夫士之礼,非荀卿所谓别也。
或曰:「汤、文、武之去契、,皆十有馀世,其间子孙衰微奔窜非一汤、文、武之有天下,契、何与哉」?
曰:南宫适曰:「禹、稷躬稼而有天下」。
孔子曰:「君子若人」。
禹之有天下则然矣。
诸侯也,而曰「有天下」,何哉
岂非积累功德,至文王而兴乎?
孟子曰:「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百里」。
然则小国亦王之所待也。
所谓「七十里」「百里」者,非契、所受以遗其子孙之国乎?
由是言之,商、周所以兴,契、不为无所与也。
正考父作《颂》追道「契汤高宗,商所以兴」,子夏序《诗称「文武之功,起于后稷」,岂虚语也哉
国语》亦曰:「契勤,商十有四世而兴;
后稷勤,周十有五世而兴」。
谷梁》曰:「始封必为祖」。
南宫适、孟轲、卜子夏左丘明谷梁赤生于周代其所言者,皆亲闻而见之者,其学问又俱出于孔子宜若可信
则尊始祖以其功之所起,秦、汉诸儒亦有所受之也。
后世天下者,皆特起无所因,故遂为一代太祖所从久矣
伏惟太祖皇帝孝友仁圣睿智神武兵不血刃,坐清大乱子孙遵业,万世蒙泽功德卓然,为宋太祖,无少议者。
僖祖虽于太祖高祖也,然仰迹功业未见其有所因;
上寻世系,又不知所以始。
若以所事奉之,窃恐于古无考,而于今有所未安也
以为均之论议未有以相夺,仍旧便。
若夫藏主合食,则历代常议之矣。
然今之庙室与古殊制古者每庙异宫,今所以奉祖宗者皆在一堂之上。
西夹室犹处顺祖之右,考之尊卑之次,似亦无嫌。
至于禘祫自是昭穆之祭,僖祖东向,礼无不顺所谓子虽齐圣,不先父食者也。
孔子曰:「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
如臣绛等议,非臣所知,臣所以阙而不敢同也。
按:《南阳集》卷二五。又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四○,《皇朝文鉴》卷一○五,《宋会要辑稿》礼一五之三八。第一第六七○页《国朝诸臣奏议》卷八七,《宋史》卷一○六,《历代名臣奏议》卷二○,《右编》卷三四,《文章辨体汇选》卷一五二,《经济类编》卷四○,《古今图书集成礼仪典卷二二八。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