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青苗钱第四1070年 北宋 · 陈襄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八、《古灵先生文集》卷一三、《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一○、《历代名臣奏议》卷二六六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臣近尝三次上言论列青苗之法,乞行寝罢,而陛下未以臣言为然
臣得待罪言事之官,凡时政阙失近于苛细,犹得斥而言之,顾此一事,最为害政之大者,茍依违不言,置陛下有过之地,则臣上负朝廷任使之意,不忠罪莫大焉
臣观制置司元降指挥莫非引经以为言,而其实贷民以取利事体削弱,为天下讥笑
特为管仲商君之术,非陛下所宜行。
臣愿陛下之君,以仁义治天下,不愿其为霸主也。
昔者伊尹不俾厥后,其心愧耻,若挞于市。
是以高宗命说曰:「尔尚明保予,罔俾阿衡专美有商」。
古之人其责难于君如此之备,而又肯逢君以利而为霸者之术哉?
所谓霸者,当战国之时,诸侯土地褊小不足,上无圣贤之君,下无王者之臣,而外敌国之患,计出于不获已而然也。
管仲区区之齐,居于海滨于是兼鱼盐之利,权重轻之法,假仁义而行谲诈欲以强国足兵而已
然而不能使其君为王政,此圣门之所耻言,而曾西所以卑其功烈也。
商鞅之事秦也,说其君以强国之术,故变法令,开阡陌,信赏罚,而秦人莫敢不服
然而谓其君不可与入之道,此正孟轲所谓「谓其君不能,贼其君者也」。
二子者,使知以仁义事其君,而行王者之政,其肯茍一时之利,以贻天下万世之讥哉?
臣故曰:霸者盖国小而力不足,上无圣贤之君,下无王者之臣,而外敌国之患,计出于不获已而然也。
方今陛下富有中国广轮万里,上有贤圣之君,下有王者之臣,内无强敌国之患,外无西戎北狄之难,凡四海九州之赋入,又足以供吾之用,而不为不足
陛下于此时与庙堂之臣坐而论道,以行王政,而反屑屑为均输、举贷之事,臣窃为陛下惜之。
然则今日之弊,在于国家因循制度未立,而侈用日广,斯亦不足患矣。
陛下但慎选主计之臣,付与利柄,取天下赋入之籍,度县官调度之数,百用为之均节,而归之艺极,则浮费省而财用足,斯可以王政矣。
徭役,薄赋敛则天下之农,不释耒而耕矣;
关市之征,弛山泽之禁,则天下之商,不藏镪而行矣;
庠序之教,劝之以忠信孝悌则天下之民,皆遣其子弟而兴于学矣;
尊贤使能,才者进,不才者退,则天下之士,皆励其德行而为良吏矣。
农有馀,商有馀财,民服其教,吏称其职,然而国不富而政不王者,未之有也。
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
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
夫道亦在择焉而已矣。
陛下舍乎兴利之道,而行乎保民之政,则圣人之治矣。
具状奏闻伏候敕旨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