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两浙安抚舍人 北宋 · 陈襄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四、《古灵先生文集》卷七、《宋文鉴》卷一一七
伏闻执事按部东南,首访士民德行
某谓股肱大臣受主顾托于外,其志在于夙夜其所报,则莫若求贤拔士之务为先。
自昔观风按俗之臣,可有行者
执事独能轩然振举其事,此希阔盛美小子不任欢忭
虽然,但以旌旄之行,所至逡速独视独听不克天下贤才,又恐所部之吏无告者,有负执事上报君父之心。
某虽愚,所识近世四方豪杰之士于心,遇执事之能推贤不敢隐惜,谨取其才行殊尤卓绝、素与之交、与所闻见而知者,敢以为献焉。
其已仕者四人:有殿中丞致仕胡瑗者,博学通经,负文武之道,而适用不迂。
向在江湖间,兴学养士,凡十馀年,弟子一千七百人魁杰之才,多出门下。
今年过六十,而进德未已
舒州通判王安石者,才性贤明,笃于古学文辞政事已著闻于时
颍州司法参军刘彝者,其人长于才而笃于义,其政与学,皆通达体要
庐州合肥主簿孙觉者,材质老成,志于经学,而浸有原本,观其文辞,或简而能粹。
殿中丞胡瑗门人高第数百,而称其贤。
虽老,其材尚可大用,惜乎未有知音者。
三人者,皆贤者之资也。
将置之美地,不拂其所进,以育成美材,可量也哉
在下五人福州侯官陈烈者,天性仁孝,其才智超特学古明道,造大贤之域。
庆历初下第,闭门潜心治经十馀年,两经科诏不应里选身服仁义乡闾宗之。
有同郑穆者,明而好学深造于道,其心仁气正,勇于为义,学博而文壮。
扬州孙处者,为性高介好古而志于道,安贫不仕节行著闻,凡为文词,必臻于理。
衢州江山县周颖者,刚义孝友及冠始学,卓有奇节,而不畏强禦,有烈士之气。
越州萧山县吴孜者,勇于为义,少习声律之学,既而宗道,约心于理,甘贫养亲节义稍著。
,某之友人也,凡与并立古人之域,积二十年辛勤事业足见其志。
使之得其志而行其道,其补助国家岂少哉?
行己作事未敢极言,俟执事见而知之可也
处、,某所闻而知之者,虽道业不及二三子,然其行义,皆足以取信于人已,抑国家伟材也。
大贤才难知,亦难其才,以四海之广,环而求之,尚恐未足执事之所欲,况止于一方一州其所得必狭矣。
某遂敢广引天下所知以为告也。
其次虽有朴茂磥砢之材,行谊未著不敢以闻,尚观其成。
其不知者尚在执事博而求之也。
执事即日归觐冕旒道民疾苦事外必有献纳补报于上,则无大乎斯事,而无过斯人也。
君子之于仕也,所患无其道,无其位,无其时,而不得与天下贤共济之尔。
执事既有其道,又得其时与其位,而其所共济,又有天下贤才如是不可失也。
心急辞率,伏唯执事留意详采。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