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尚书右司郎中集贤殿修撰中都县开国伯食邑八百户护军赐紫金鱼袋特赠左谏议大夫吕公志铭 北宋 · 王圭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五七
翰林侍读学士东平吕公讳公绰丞相文靖许国公长子也。
少补广文诸生,遂任为本监主簿累迁将作监丞知开封府陈留县
代还,赐五品服,读书崇文院,迁大理丞
天圣中朝廷清明天下晏然少事。
上方向诸学,招选茂异,以兴礼文之盛。
公于此时,屡献所为文章得召学士院
内出上书囊,为《殿帏赋》,因托古以讽,上览见称,除直集贤院
公辞不授,改校理
汎恩,迁太子中允
文靖当国公力远贵执,久处閒曹。
文靖出藩淮阳上令以前授职授之,兼判国子监
文靖秉政,公恳辞补外得知郑州,迁太常丞
秩满判吏部南曹尚书刑部
文靖再镇许昌,乃判三司理欠司,迁太常博士
秦国夫人忧,服除判太常寺
修《崇总录》,特加工部员外郎三司判官
文靖复相,换太常寺,迁刑部员外郎
庆历三年,除史馆修撰
是岁,文靖告老,以太尉就第,犹领国史
公援李宗谔避亲故事益辞,上嘉之,赐金紫纠察在京刑狱
未几文靖薨,除兵部员外郎,复充向职。
流涕辞还,不受
明年,遂以前所授之命即家在所赐之第。
终制,复判太常寺,兼提举祭器
召试政事府,擢知制诰
审官院流内铨、三班院,复判尚书刑部
龙图阁直学士知永兴军,以枢密直学士秦州,迭帅两路
明堂大飨,迁刑部郎中
召还,以龙图阁学士权知开封府
岁馀,屡请罢,以翰林侍读学士集贤殿修撰知审刑院判太常寺
顷之,改龙图阁直学士徐州
寻复侍读学士,徙河阳
过都,留侍经席。
至和二年十月,迁右司郎中
拜命疾革是月十四日讣闻,赐其诰于家,年五十七,特赠左谏议大夫,录孤、赙物加等。
为人沈介笃雅少时已能感悟卓然远致
初为陈留,言畿内久雨伤稼,县官不收民租,而蚕事不登,则未尝布帛之歛。
茧丝失时不可得,愿以缗折缣如公上之直,以从民便。
识事彊敏,虽久吏弗如。
康定初,元昊叛河西国家比岁调发海内萧然烦费矣。
公言:「民者,国之根本也。
今天下军需之所急,及它无名之算,不知万亿,是皆浚民之膏泽也,岂长计哉」?
遂诏近臣三司更议,审其有以宽民均节之,其不急一切罢去
四典太常,尤明于礼学,自三代沿革国朝典章之盛,靡不该达
请复太医院设令、丞、府史天官医师职,以救民疾病
钧容直中指,假旌纛羽籥等为优笑之助,公曰:「先王盛德之乐也」。
以为不可
自是优人不敢以太常礼服为戏。
郊庙祭器,敝久不修,而法度又不合古,请以时更造
间岁天子嘉实,敕有司荐庙,必先礼官议。
中式而后行。
公乃引《月令天子四时尝新所以荐羞之具,悉以图上。
岁行六十一祠,禘祫二祭,其荐祼兴俯玉帛彝器、菁醯醢钟石歌奏,皆有仪式,会成一秩,名曰《郊祀总仪》,今遵行之。
国家天地祖宗日月百神之灵,以至五方山川泽坟衍之类,咸有樽罍之数。
自古五齐三酒分实其中,又加明水明酒以达阴阳之洁气。
今有司徒樽罍,而酌用一樽为献,甚非所礼神之意。
公遂建议周制,实齐酒分行酌数,沿有唐遗法,求方鉴取明水
尝论祖宗配郊,当正位作主,以明同尊天地
又谓古者妇人无谥,自汉晋以来皇后多因谥为称
国家顺、禧、翼、宣四帝太祖太宗皇后,悉同庙谥,独章圣皇帝五后,节惠曰庄,与谥典不合,愿易名为章追正前失
明年天子遂诣庙行改谥礼,问何人建明左右公名对。
公时居忧天子恻然思之,卒拜公为兵部员外郎史馆修撰
纠察刑狱,言狱者人之大命异时民抵重辟狱具未报,为典狱吏潜寘堇死狱中。
先朝初置纠察,即专摘兹奸。
狴牢谨密上下蒙盖,情无繇知,当疏购条,使令自陈,则奸党坏落。
京师狱吏未尝推选,皆无行剽攻不逞之人,今不可尽斥,可先锄其迹尤著者
后有所补,悉募人保證,收其良能而用之,并为制禄廪,使畏法,差自重
三司远年逋责有自天禧以来淹系妻孥穷究所负,公承诏多为蠲除之。
虎翼刘庆告变下吏案验,乃庆始谋,众不从,反讦以诬众,且觊幸得赏。
公言京师卫兵多,使奸人得计,则无以安众心,卒论法。
人旧本无学,公始兴之,又丐田为粮以给诸生
其后郑人继入策进士科,而学者寖广
公尝行春陇上,询民间苦,或言近岁籍牛为产,民惧役重弗畜,故田畴多荒。
乃叹曰:「先朝不征农器,正为此尔」。
遽表除之。
西掖,会天子坐迎阳门,召近臣对策上从容谓公曰:「缘所问外,有安危得失于今所宜究虑者,条一二以闻」。
公因言:「郡国地震,乃阴乘阳时,则有下谋上者,愿陛下慎之」。
未几,果有殿庐窃发之变。
长安,言关陕之西,自军兴以来民力大困,今疮痍未完,诚不宜它歛,愿少宽河楗之费。
秦凤本道士兵,其技能攻守戍卒之习异。
敕使分隶将领,各励所长,故其威声张,部分明,常若寇至。
前此边将遣人深入觇敌,而利其货赀,卒不得虚实
已乃妄言汹汹,鼓贼声势,众颇患之。
公乃自设耳目网络张布揣知敌情,每裁处边奏出入应变别白精审机会之速,虽左右不得闻。
渭州诸羌以地来献,公曰:「国家威怀万里,顾利寻尺之地邪」?
报谢之。
后有纳其说,卒生边患
夏人天都山材木转斗,稍逼亭障,公戒守者益持重,严烽火,远斥候,以胥其至,敌亦不敢犯。
泾原蕃酋密斯噶至,朝指令秦凤原缺吏。
公曰:「密斯数犯约,频年抄边,今昧利一来,非乡慕礼化譬若鹰隼,饱则袭人不可留也」。
乃谕以祸福斥去,戎人皆惭伏
西人骑战,而弓箭手多阙马,缓急足用
公夙晓诸寨,均其户为三等十丁一社时,令劝募出金帛益市马分给之,闻者争出应令,是岁得马数千疋,后袭以为常。
开封府有营妇,夫戍未还,夜盗入断腕主名不立都人諠言骇异,且逾久未获。
以谓非其夫仇,不宜快意戕害至此,亟遣驰诘其夫,果获同营韩元者,具奸状伏诛都下称为神明
久之有言政事,上委平狱疑,而言者并以侵公。
公初不自辨,上以公尝请徐,乃出知徐州
陛辞日,会其事白甚,卒无纤介上遂欲留公不遣
顿首谢曰:「陛下幸察臣之心,臣死无恨,岂以臣重去职哉」?
上乃谕宰相,令具證左付公,明不以为累。
徐州,属岁旱大饥不及闻上,即日仓廪穷乏全活者甚众。
是岁孟夏朔日蚀,上责躬虑刑,霈德音天下
公捧诏叹曰:「陛下圣德甚厚,宜无过举以招变异
或者蛮蜑母子不早刀锯,乃豢之官假息须臾,使二广之冤,积而为沴,以干纯阳之精」。
书奏,立诛之。
还朝会春夏久不雨,民狼顾失望
公入奏事,上问所以变复之术,公陈前代王者亲录冤狱,其精诚所交,必有甘雨之应。
上曰:「即如卿言,方朕之诞月也,天下闻之,必谓朕自要福,宜少须」。
后至五月朔上遂御便殿系囚,未毕而雨澍天子益器经术之言。
公素不为励行,常畏惧满溢兢兢如弗容。
其在朝廷信道行已,不以毁誉撄其心。
推诚待人表里单尽
平居无他嗜好,惟以书史自娱
前后典剧藩,务先信恩,其抵冒弗率,则以法重绳之。
平生论议,必推原事情究心隐微要之于时病。
又善为训辞,其重轻有体时论予之。
公既日益显,如侍从之职,皆文靖所尝历者。
仲氏龙图同时雍容近班,又相继畿甸天下之人谈衣冠之盛者,必以吕氏世家
公殊孝友,每任子必先诸族,公捐馆诸孙犹有未命者。
公字仲裕其先开封人
曾祖某,赠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祁国公
曾祖妣李氏追封国太夫人
,赠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魏国公
祖妣王氏,追封荣国太夫人
,守太尉致仕许国公、赠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谥文靖
马氏秦国夫人追封国太夫人
公娶上官氏,贤明慈顺,兵部员外郎佖之女,封京兆郡君
六人:长希杰太常博士,次未名,并亡;
希道屯田员外郎端粹才令;
次亡;
次希俊,太常寺太祝
次希亚,秘书省正字
二人:长适淮南转运使刑部员外郎集贤校理李中师
次适太常博士程嗣恭
五人嘉问、之问、延问太常寺太祝
君问、昭问,将作监主簿
公累阶朝散大夫,勋护军,爵开国伯,邑食八百户
文集二十卷,藏于家。
考终之岁,以十月朔谒告文靖下,既悲恸,召寺僧指地之北偏曰:「余其归此」。
窃怪之,公曰:「死生不有数耶」?
明年某日,遂葬公于郑州新郑怀忠神崧里,从文靖之茔,乃先指之壬吉,果符其言。
呜呼可谓达矣!
铭曰:
吕氏之先,其本自姜。
四岳之后,固大而昌。
显文穆,实相太宗
文靖继武三拜上公
卓然有子,维公是似。
岩岩隽锋,时国之器。
服官于朝,辨论有条。
天子曰贤,可寘近僚。
四迁学士五殿大邦
黻衣绣裳有烂于堂。
圃田之西,溱水之东。
高冈隆隆文靖之宫。
公归其中在地之壬。
后实迁,盖公之言(《华阳集》卷五一。又见《名臣碑传琬琰集》卷一五。)
祁国公」至「中书令」二十七字原脱,据殿本补。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