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故推忠佐功臣光禄大夫尚书吏部侍郎参知政事柱国太原郡开国公食邑二千三百户食实封四百户赠尚书左仆射王公行状 北宋 · 刘敞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九五、《公是集》卷五一
公讳尧臣字伯庸
其先太原祈人,六世祖为辉州刺史,唐季兵乱,遂家焉,今单州砀山是也
后徙虞城
公祖府君事亲以孝闻,其为政兴利除害,多阴德
尝言曰:「我世当有显者」。
及公生,爱之曰:「此儿庶几成吾言」。
公举进士天子程其文,为天下第一
将作监丞通判湖州,年二十五矣,天圣八年召试翰林,改著作郎,直集贤院
公考以事左官于蔡,公亦请知光州以便亲。
居郡,迁右正言
是岁大饥百姓不能忍死群辈望屋而食,或抵极法
建言宜依荒政弛刑,以全安细民朝廷用其议。
丁外艰去职
服除,为三司度支判官赐绯衣、银鱼
又迁右司谏。
后废死,议者不一,而宦官阎文应方强用事公请狱治侍医左右无状者,为朝廷除谤释疑,事虽不行物论多之。
犹在殡,有司张灯合乐,饬供帐望幸乘舆当出,公又言:「前以诏复郭氏位号,则后礼不可阙。
观灯非礼之急,毋使天下有间言者」。
天子从之。
景祐四年,以本官知制诰,赐金紫同知通进银台司门下封驳提举诸司库务
宝元元年,召入翰林学士,改尚书六部员外郎知审官院。
元昊畔,西鄙宿兵体量安抚使将行,言曰:「故事使者所至,辄称诏存问官吏将校,而初不及百姓
自兵兴三年矣,政烦赋重,大小彫敝。
攻守未决,宜因使者之出,致劳来之意,许以贼平,蠲其租二年,则人人致力而忘死矣」。
朝廷嘉其意,以敕榜付公。
是时马出镇戎环州间,官军战数不利士气伤沮
公按其地形易置将校调率民力,皆因事授宜,先行而后闻,百姓便之
还,又言:「陕西亡虑二十万,分屯田路不足自守
贼尝三战三胜者,由以十当一也。
臣视地形泾原最可忧,请益万人泾州,二万屯渭州
足以山外,泾足以关中,则贼不敢送死矣。
不然,臣恐其乘虚复来,溃决必甚」。
又荐狄青王信种世衡刘昭孙等三十馀人将帅
先是好水之战,韩丞相招讨副使,以偏裨失律左迁秦州
范文正公经略延州,亦坐移檄让元昊不先闻,谪守耀州
至,为上分两人忠义智勇,可大任不当纤芥进退,失士大夫心。
宰相意迕,持其议久之未即行。
明年九月,贼果如公策,自镇戎原州以入,败葛怀敏之师数十万众,乘胜平凉,击潘原关西响震,自邠、泾已东,皆闭壁自守
于是范文正公庆州之众以出,身自贼冲,贼由此不敢深入
而议者乃以前公言之是,复以招讨使,置府于泾州,益屯兵三万人,而使公乘安抚泾原,还,奏曰:「陛下边事仲淹等,而盛其备泾原,诚得制胜之要,贼必不敢动矣。
然军贵神速不容呼吸,愿委以便宜,毋令中覆」。
为许用其言。
凡公再奉使,皆丧败之后,所筹画施为,便兵益民,以利易害,成全胜之策者,大体若此,其细不可胜纪
函谷关,示以不外拒西土怀之。
泾原五州营田,益置弓箭手,筑德顺军,张形势之制。
冗官,黜无功
事为之虑,皆极其当。
于此不为寇,其明年,因乞降矣。
初,曹玮渭州开山外地,置笼竿等四寨,募弓箭手,给田二顷,教以耕战,使自为守。
其后将帅养视不善,又稍侵夺之,人人怨怒
有言德胜寨将姚贵材勇,为众所伏,遂逼以闭城畔。
公适使还,过之,知贵素忠,其畔未能固立,自作书射城中,谕以祸福死生
恐惧畏服即日将其众开门出降
复为申明约束,使可继守,如曹玮之旧而去。
明年,加户部郎中权三司使
既拜,请自择僚属,许之。
张温之杜杞十五六人副使判官天下称其材。
入内都知张永和建言,欲取民房钱十之三以助军费,事下三司,公持不许
永和密使致意曰:「公能行此,则大用矣」。
明日入见,具为上言,因曰:「此衰世之事,非平时可行,且召怨而携民,唐德宗所以朱泚之乱也」。
以为然。
度支副使林潍永和势,助之说甚力。
公廷奏黜,议乃定。
川峡转运司奏,乞增盐井钱岁十馀万缗,公固不从
上问其说,对曰:「两蜀僻远恩泽鲜及,而贡入常倍,民力由此困。
朝廷未有以恤之,而又牟厚利焉,是重困也。
虽小有益,将必大损矣」。
上善其对。
公之行己谋国论议向正,不可回以利,类若此
其治大计,以知盈虚为急,有所调发,常先事因利,不暴取于民,故能殖其材。
簿书谨详,吏亦不得欺。
前使姚仲孙内藏钱数百万缗,久不能偿,公居三年,悉按籍偿其负,而军国之费,犹沛然有馀。
以母老,求解要剧
六年正月,拜承旨归院,兼端明殿学士,充群牧使
明年丁内艰
皇祐初免丧,还翰林,迁谏议大夫
上祀明堂,加给事中,受诏与陈旭等议茶法当时颇言其便。
三年九月,拜枢密副使
侬智高反,残十馀郡,遂围广州
公按旧事地形利害调兵遣将,上常是之。
贼平,策为多。
又奏请略准唐制,分桂、广、潭、宜、邕为五管重募土人,增澄海、忠敢等兵,以省京师遣戍之烦,边备益谨,而卫兵以不耗减至今便之。
枢府本兵,然自中人宦官医工、伶师、嬖习近戚进退除用,皆属焉。
在位六年持法守正,以身当天下之务,滥恩倖请,一皆抑损
教坊乐工不得班行
中人非有功,不以为路钤辖
内侍两省,非年五十无赃私不以为押班
兴缮土木之劳,不以官为赏。
班行百司失职之人,其伤财害民,必再赦得用
叙法皆定律令天子倚赖焉。
而倖进者用此怨公,至为飞书中伤之。
上察其情,不疑,而购为书甚急
嘉祐元年三月,拜户部侍郎参知政事
张尧佐以女宠进,至是复有旨以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曰:「尧佐未尝京城无功劳,不可假以相位」。
由此罢。
三年进拜吏部侍郎
八月二十日薨于位,享年五十六。
为人雅厚信重,以诚接物不修矫饰抗厉之誉,士大夫君子长者归之。
其与同列议事,必依于正,时有不合反覆劘切,止于当而已不以独见为奇。
在上前所天下利害甚众,至施行之,亦未尝自名
将薨,呼其弟纯臣口授遗奏大旨宗庙至重,根本未立为忧。
天子悯恻焉,亲临其丧,辍视朝一日,赠以左仆射印绶
明年某月,葬宋城县卒孝原。
所履历典为具是矣,至他所领审刑院尚书省之类甚众,及累阶、勋开国号功臣,敦加以例进,故弗论也。
娶丁氏,封安康郡夫人
三子:同老,大理评事
周老,太常寺太祝,早卒。
朋老,大理评事
二女:长嫁试校书郎师道,早卒。
在室
公本文学进,至为侍从,典诏诰者十有馀年,其文贵体不贵奇也。
有集五十卷,藏于家。
爱乐士大夫称为知人
荐拔,初若不审,其后赫然有闻。
尝荐彭思永侍御史,首奏抑张尧佐不得二府朝廷称之。
右,谨条仆射公世胄、官簿行事如右,请牒太常议所谥,及乞铭于立言君子,以志其墓。
伏惟详择焉。
谨状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