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重修国朝所行五礼 北宋 · 苏颂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二○、《苏魏公文集》卷一八、《历代名臣奏议》卷一一九
窃惟方今圣治日新百度修举
在朝政,固无可措言者
诏旨开纳不容自嘿,辄敢以平昔所怀一二狂瞽,仰塞明诏
臣伏国朝以来制作礼乐上采三代,下迄有唐,损益节文简册具载,而前后礼官纂集,类无法制。
或直载一时所存,或杂案牍岁月条目相错本末不伦
臣窃考之六经,在《礼》有三种之别:《周官》著有司典领之事,《仪礼》载升降隆杀之节,《戴记》叙古今因革之文。
圣贤作述不同,而语其归趣,实相为表里也。
后世言《礼》者,皆不出三体
汉、晋洎隋,虽代有作者,而茍简一时法制无取
唐明皇学士等因贞观显庆所修《五礼》,讨论删改集成一百五十卷,是为《大唐开元礼》,行于累朝,设于科举
传其学者,则有《义鉴》、《义罗》之类,比于近代之书,最为详悉
今世汉、晋洎隋皆无传,而《开元礼》独不废者,以其法制存焉故也。
太祖皇帝特诏刘温叟卢多逊扈蒙祖述其书,傅以今事,仍加增损足成二百卷,是为《开宝通礼》。
又有《义纂》一百卷,以发明旨要
仍依《开元礼设科取士,逮今官司遵用,斯为不刊况之六经,《仪礼》之别也。
然此特一经也,在于有司典领之事,古今沿革之文,犹阙而不立,故举行之际,尚或未备。
自开宝以后百年之间,累圣躬行声明寖盛,非有继述后世何观?
嘉祐初太常欧阳修奏请编撰
彼时臣任博士
职预纂修,尝以「恭谢一门分为三目:其一自御札公卿百司奉行办备之事,谓之「有司」;
其二自前期陈设,至祼献礼毕,谓之「仪注」;
三采古今曲台论议更创之制,谓之「沿革」。
以此一门为例,他悉仿之。
议定具草,会臣罢礼官领他职,复奏姚辟苏洵继掌其事。
离析旧文更立新体,撰成一百卷,是为《太常因革礼》。
虽号简要,几同钞节,姑可以备有司之检阅,诚未足发扬圣朝制作之盛也。
臣伏陛下留意典章修举废坠
前岁诏命近臣详定礼文,自郊庙至于群臣朝会,与夫燕享器服名数舞乐形容考古揆今,审定至当
三代之所放失汉唐之所阙遗,断自清衷举行殆遍。
固当著于典训,与六经并行,为万世矜式也。
不胜愿幸,欲望再命诸儒讨论国朝以来自《开宝通礼》至近岁详定礼文,以有司仪注沿革,依三《礼随类分门,著为《大宋元丰新礼》。
付之太常,颁于学宫,使博士弟子讲习大义,或施之科举,则数岁之后必有详练疏通之人,上副拔擢可以朝廷讲义之官
庶几天下向风皆知礼教谦恭樽节不学而能,于变时雍,可跂而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