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利往桥 北宋 · 钱公辅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二五、正德《姑苏志》卷二○、康熙《吴江县志》卷四五、乾隆《江南通志》卷二五、道光《苏州府志》卷三○
姑苏城南,走五十里,民屋数百间,蕞然沙渚之上者,今吴江县也。
东湖之流,寔贯城之中,隔限南北,横可以渡者,今吴淞江也。
隐然长虹,截湖跨江,便来济往,安若履道者,初作利往桥也。
桥本无有庆历七年冬大理寺丞知县事李问县尉庭坚,嗟邑民之陋,鲜慕学者将改至圣文宣王庙,侈大黉馆,以进延诸生,呼富民譬晓,以奉释氏不若县官兴学
民始听且骇,居一日,心晓意解,欢然从命,遂输缗钱数百万。
未几,诏禁郡县不可立学
二人与谋曰:「民既从,财既输矣,倘不能作一利事以便人,吾何以百姓
遂合佣僝工,桥役兴焉。
东西千馀尺,市木万计,闻者异之,沮议百端
两月,功忽大就。
即桥之心,侈而广之,构宇其上,登以四望万景在目,曰垂虹亭
并桥之两涯,各翼以亭,而表桥之名于其下,使往而来者,可指以称曰,此某桥也。
初,县城江流所判,民半居其东,半居其西,晨暮往来,事无巨细,必舟而后可,故居者为不利
县当驿道,川奔陆走者,肩相摩、橹相接也。
卒然风波之变,则左江右湖漂泊无所故行者为不便
及桥之成,行者便而忘向所谓不便,居者利而忘向所谓不利,议者皆舌强不敢发。
噫,贤人君子,措一意、兴一役岂直游观之美、登赏乐哉
往往有悦其景物清绝脱落人世者,若居之利、行之便,则茫乎其莫称也。
虽然湖光万顷与天接白,洞庭荐碧,云烟战清,月秋风,嚣灭埃断,牧讴渔吟,喑呜间发榜声棹歌呕哑互引,后盼前睨千里一素,是亦有足乐焉。
庭坚之字世美精敏沉毅,顾其胸中不止乎佐一邑
李丞仁厚通雅,喜其有能而信从之。
视事几数月,涂巷室闾斩然一变
若是桥利大功博,可传记者,馀固不可以一二书也。
余观今世人,平居燕议时,孰不欲求位以伸道
试縻以一职,则曰职小位隘,吾无以伸。
龌龊奉法,保己之不暇
世美尽力其任,不以小隘自系者,余未之见也。
始则欲设庠序,恢教本使民之尊。
诏条尼之,遂能财力,兴功利,为永久之便。
其周旋进退,无一不中于道。
噫,岂常人而能至哉!
世美,余友也,欲余之文,以信本末
余尝学《春秋》、太史氏法,乃书曰:「庆历八年六月二十八日苏州吴江县初作利往桥成」。
按:《吴都文粹续集卷三六,四库全书珍本初编本。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