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范仲淹 北宋 · 张唐英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三二、《范文正公褒贤集》卷一、《宋代蜀文辑存》卷一三
范仲淹字希文苏州人武宁军掌书记、赠太师之子
幼孤,母适朱氏,祥符八年进士第,曰朱说者是也
累迁大理寺丞上相府书,极陈天下利害当时皆以王佐许之。
宰相晏殊荐其文,召试秘阁校理
上欲冬至百僚太后寿,抗疏不可,遂罢出通判河中府
陈州
上疏内降之弊,引韦后为戒
章献厌世,擢为右司谏,言杨妃不当太后郭后不当废,降知睦州
苏州,召为礼部员外郎天章阁待制
论事益切,执政忌之,命知开封府,欲处以烦剧,而不暇他议。
仲淹明敏通照决事如神,京师谣曰:「朝廷无忧范君京师无事希文」。
上殿奏事,多陈治乱,以开悟人主
历诋人臣不法言者仲淹离间君臣落职饶州事。
司谏高若讷贬黜太轻,欧阳脩上书责之,亦得罪
余靖尹洙皆坐朋党被黜。
蔡襄作《四贤不肖诗》以详其事,不肖若讷也。
宝元初,元昊叛,上知才兼文武复职知永兴军,道授陕西转运,迁龙图阁直学士
延安新被围,朝廷择帅,皆畏不行仲淹奏请兼领延安军,以待寇至,上嘉而从之。
阅兵得万八千,选六将俾领之,日夕训练号为精兵焉
贼闻之,第戒曰:「无以延州为意,今小范老子腹中自有数万兵甲,不比大范老子可欺」。
人呼知州为「老子」,大范范雍也。
青涧,开营田,招属羌,及请戒诸路养兵蓄锐不宜轻动
贼诈以书请和仲淹以元昊国之叛贼,不可朝廷报贼,乃自作书,与陈逆顺
贼寻陷好水仲淹益信报贼书为是,而执政以其擅报,当诛。
以为阃外之事,专之不足罪,止移知耀州
寻起知庆州,兼经略招讨
未几贼兵三万叩城,仲淹鏖兵血战贼兵奔北,遂戒诸将无追奔既而果有伏兵
又夺贼马砦为大顺城,及筑细腰,复胡芦等砦。
明珠、灭臧二彊族万馀人,及命环州种世衡千馀人自是属羌皆为用。
久之王师再丧于定川仲淹昼夜领兵赴援
初,关辅人心动摇,及见仲淹耀兵号令严明威震戎落人心遂安,第相贺曰:「边上自有龙图公为长城,我属何忧」!
初,上闻定川之败,颇以关中为忧,曰:「若得仲淹出援,可无虑」。
及闻仲淹出师,甚喜。
时议黥乡军,仲淹惟令刺其手,及兵罢,环庆路皆复得为农。
上寻四路招讨委之,开府于泾。
仲淹韩琦协谋,必欲收复灵、横山之地,元昊大惧,称臣
明年春,召为枢密副使,以郑戬代之。
秋,拜参知政事,乃上取士、课吏、减任子、更卫兵、择守宰、谨赦令、厚农桑之策,塞侥倖之涂,开公正之路,天下侧耳,以听太平
凡所措置,十未行一,而权势大恶之。
明年契丹与元昊争银瓮旋而麟府奏警,仲淹自请出为河东陕西宣抚,二虏闻之,皆不敢动。
恳以边事为请,以资政殿学士复总四路之师,开府邠州
以疾请邓州,移杭州青州,迁户部侍郎
又请汝阴,至徐州而薨,年六十四。
奏至,上嗟悼泣下,曰:「朕方将大用不谓早死」!
兵部尚书谥文正
纯佑,有才识,以疾废于家;
纯仁,登进士第,有父风,今为都官员外郎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