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奏论责君子太重小人太深熙宁二年七月 北宋 · 范纯仁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四八、《范忠宣公奏议》卷上、《国朝诸臣奏议》卷一五、《历代名臣奏议》卷一八八
臣累言张靖不合责降薛向不合仍加奖用,不蒙听纳
缘臣备位谏垣,职在箴补时政凡是赏罚差失必须竭力陈论
臣曾任陕西,亲见向之奸迹,岂敢偷安茍禄,结舌保身
况居圣神之朝,当尽强直之说。
愚臣自叨近职,固亦上体圣心无非善旌能,去邪黜枉,深欲明示好恶,将使天下风从
而乃执政之心,喜人承顺,故不能分别邪正以致赏罚不平,使天下之人有疑于陛下,必谓督责君子太重崇奖小人太深,委近习则务优容而来其言,用臣寮则因违忤以沮其志。
盖以近事明之,不得不谓之如此
且如吕诲御史中丞,诏许风闻言事,才有失实,即坐左迁,此则责君子太重也;
薛向外官,固合守法,而敢违条罔上,罪迹显闻不独曲被优容,而复骤加奖用,此则奖小人之太深也。
陛下间或内臣走马承受体访外事,固已不使臣得知,其或言不审详,必为隐而不责,又况肯使与罪人对辨,而反坐言者哉?
此则务优容而来其言也。
薛向陕西,坏法已七八年,张靖一旦往彼体量不能尽见根柢询访之际,容其不详
朝廷忘其元初被旨,使与罪人对词一有不详,先被黜辱,此则因违忤以沮其志也。
君子太重,则忠臣难立;
小人太深,则奸邪易滋。
优假以来之,则近侍之言皆进;
违忤者沮之,则中人性尽移。
如此望风俗之不偷聪明不惑不可得已!
陛下天资睿圣超越前古
臣之遭遇千载一时
微臣尚耻于枉尺直寻陛下不可启宠纳侮
岂止爵及恶德,实亦有害邦家
伏望圣慈舍己从人,勿惮改作,近者二人之命,悉赐追还不唯赏罚均平,实亦天下幸甚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