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折可适攻扰夏人元祐七年三月十一日 北宋 · 章楶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六六、《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七一 创作地点:甘肃省庆阳市
元祐七年三月五日枢密院劄子:「经略司奏,差第二将折可适统领军马出界攻扰。
今据折可适斩首五十馀级外,其馀贼马耕牧人口已知觉遁走
右,勘会沿边若果能审探得西贼对境委有屯聚耕牧人口遣发兵将往彼攻扰,致令惊溃,即不计斩获多少但使贼于二百里内不敢屯聚耕牧自为我利。
今来折可适所领人马八千馀人入界攻扰,若谓讨其屯聚,缘不曾逢贼大段斗敌
若为扰彼耕种,又所领人马数多。
切虑此后为贼所测,却于并边阳以些小人马孳畜屯聚次第,诱我出界,彼却多方设伏,并来拒战必致落贼奸计,挫损兵威
本司更切严紧戒约诸将,常子细缉探贼界屯聚虚实帅司参验切确,委是有利可乘,即相度遣行,无致轻易自取困辱」。
勘会用兵之要,所贵机密
晦而密,则我之动静不能测,而彼之举动坐作皆在吾目中。
乘机伺隙出其不意然后可以言胜。
昨者探报言,韦州聚兵三万来人马,续差人探得韦州聚兵乃是虚声
韦州沿边野寨各相去二三十里,每寨实有八百馀人、马四百匹,以护耕者。
逐处蕃马全然瘦弱,堪任战斗者全少
及捉到西界蕃官首领诘问审知子细,故遣折可适八千馀人分道前去讨击野寨,因之攻扰耕牧
况蕃界逐寨所屯聚人马不少相去至近,须防救援
若所遣人马数少,必遭袭逐掩击
故审彼之虚实聚众多少山川之险皆已谙熟,方敢遣师昼夜兼行一日一夕而至韦州监军居止之室。
不谓贼人探候烽燧先觉,遂至遁逸
我师既回,果有追袭兵马,而所遣将豫于要害处暗设伏兵,前后合之,贼众大败生擒首领二人甲马一十二匹,斩首一十级,贼众远遁,更无一人一马敢追官军
折可适出界斩首止于七十级,而生获副首领二人,马一百匹,骆驼三十头牛羊约三十馀头口,烧荡了族帐千馀帐,军回仅二百馀里,如行无人之境,蕃众无人敢近官军皆知不可与我军斗。
然则伤害贼众不为不多犬羊之众稍知畏避矣。
今准劄子指挥,谓之扰耕,所领人马数多。
窃虑朝廷未知西界沿边逐寨各添屯人马,若欲扰耕,非前件人数,亦不可出师
今具开陈所奉戒约,见依应施行
贴黄边事方兴,不敢不竭报国,即非侥倖恩赏
去冬遣师出塞,粗能不国威,非有惊世之绩,而好事忌嫉之人已众。
以谓轻举深入,非全安之策;
以谓连结敌怨,必遭重报。
窃缘戎狄无厌不威不惧,不戮不惩
朝廷包容含忍不为不至一日大兵,深寇河东直至两郡城下杀戮不可胜计,则河东何尝与寇结怨
两郡民先屠割是则顾备禦之计如何耳!
不在结怨不结怨也。
至于修筑近里城壁尽是前辈名臣遗迹,皆有深意者
或却将沿边检计城寨比方筑城壁工料多寡不同殊不知沿边城寨曾经围闭,别无疏虞,止于增修而已
如此浮言纷纷人人异论,而朝廷在远,岂能察知详悉积日之久,安得生疑
举动生疑边臣谁敢立事
必为自全之计
伏望朝廷考察帅臣能否,速加澄汰,果有不才不职生事欺罔之人,早赐黜罢
以为犹可任也,则乞措置边事专责帅臣庶几责任归一,虽死无避。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