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尚书屯田郎中致仕常公墓志铭熙宁十年三月1077年3月 北宋 · 吕陶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一三、《净德集》卷二四 创作地点: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
尚书屯田郎中致仕常公,享年七十有八,熙宁丁巳岁正月朔日卒成都孙男安民之官舍,即以三月壬申葬于大邑县多融安宁先茔之次,从大夫礼也。
公讳溥,字周用
其先长安,自唐季有为唐安掾著,子孙因家焉。
高祖某,则又徙临邛
曾祖某,祖某,遂为邛大姓
父某,以信义乡里
淳化盗起,能与众捍之,盗不敢犯;
能率土军王师以从讨,活污染千人
平议赏,不愿仕,君子知其有后
洎公之贵,累赠工部侍郎追封杜氏长安县太君继母费氏永康县太君
天资纯愿,少力学,既冠,从乡举,辄先诸进士
景祐五年登第,调陕府陕县主簿
母丧父继殁,服除,授成州南溪县
旁邑有地讼,指七木堰、暮露滩为说,凡十七年不决部使者委公听之。
考验图卷详辨讹误所谓漆木、墓路」者,以折分争,人伏其明。
官满,调鄂州节度掌书记
炭场吏私贷官缗,将陷重辟,公悯其非大恶,偶不知法,遂至是,谕以偿之,免九人死。
著作佐郎、知濠州定远县
县素多讼,吏积习为奸,号难治
公以简处剧,以严济恕,纲开条举乃至无事
于是孔子,会诸生,躬为课试
时旱蝗相仍,公祷之必应,独一沾洽,蝗亦及境而毙,诚忱感格,如古循吏之效。
秘书丞太常博士通判彭州
属县鹤鸣堰,岁岁冲溃,大破民产公度岸势,因水之性,凿高就下,得以不决,民蒙其利,乃用「常公」为堰之名。
屯田员外郎通判宁州
英皇践祚恩,迁都官员外郎,亦以雩祀获报,郡人爱之,有号「都官雨」者,犹前世御史称也。
职方员外郎审官考其课在异等,荐为御史不报
今天即位,授屯田郎中通判海州提举楚海涟水盐纲时年六十八矣。
彊明无恙满岁赏劳,当自宰府便郡
一日,登景疏楼,感物赋诗浩然有归意。
或劝之俟从心而去,公曰:「吾起白屋,位郎曹,于素志何负?
士之进退,惟以义,必曰七十而谢,则非出于诚,出于法也。
吾老矣,其西归乎!
岁时丘陇,旦暮会朋戚啸歌觞咏,以佚吾生,其乐与宦游孰胜耶」!
得请,乃还临邛号鹤峰归老
安车野服,惟所欲往,燕吟谐笑终日欢然
如此十年而没。
公谦和裕,不忤于物,接人无少长贵贱,一以礼;
处事无艰巨细,一以诚,真乐易君子也。
平生所著杂文歌诗若干篇,为一集,传于家。
枢密冯公之未仕,公尝以台辅期之,既而贵显,则亦报公之德。
议者谓公有知人之明,而冯公厚于义,莫不韪之。
公娶何氏,有妇德封仁和县君春秋七十七,后公二十六日而终,举祔焉。
二人:楫,黎州军事推官
构,尝举进士已而退处乐于名教
六人:长适廖世卿,次适杜修辅,次适徐钧,次适宿松李寅,次适汉阳张伯遵,次适崔君平
孙男十人长安道,预太学荐,早卒;
安义
次安石,遂州节度推官
次安民,成都府府学教授
次安雅、安中、安政、安节安世、安术,皆务家学
孙女五人重孙亦如之。
公之葬也,教授君状其行来求铭,陶窃谓世之士大夫,或役于禄利往往癃老未谢去;
或谢而归,失素所嗜,则沮郁有闷容
后裔慢于送往以至暴棺累岁不得即藏。
如公之勇退,退而能自得,及其亡也,子孙又能时而葬之,亦可以警昏薄、劝笃厚矣,敢不为之铭。
铭曰:
仕而知止请老以归。
老而有终,葬不踰时
惟义保躬,公能履之
惟礼笃亲子孙从之。
吁嗟公乎,无憾于斯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