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右谏议大夫工部侍郎沈公神道碑 宋 · 杨杰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四五、《无为集》卷一二
沈氏之先,出于周文王之子聃季,食采于沈,因而命氏
光禄勋徙居会稽乌程,后改乌程吴兴郡,故沈氏以吴兴为望。
由汉以来,世为右族
有庆之,梁有休文
润州司兵参军岌生愉,为怀州都团练判官
愉生僎,为同州冯翊
僎生师举,为太常协律郎
师举生籍,为衢州常山,讳籍即公之高祖考;
越州剡县讳德饶,公曾祖考也。
海州朐山讳仁谅公祖考也。
工部尚书讳平,公烈考也。
太夫人胡氏,封安定郡太君
朐山徙居历阳,今为历阳人
源流深远,庆德相承笃生良臣器识宏博
公讳立,字立之,少孤,力学,事母至孝鞠育诸弟,率以懿行乡闾耆艾以为法。
文词敏瞻场屋时名
天圣中进士第历任桐城畿县主簿,知绩溪洪雅二县通判寿州益州知池州杭州越州江宁府宣州沧州
入为三司户部钱判官判都水监
知审官西院
出为淮南转运副使两浙京西河北都转运使,充江淮两浙荆湖路都大制置发运使提举商胡埽,提举崇禧观以老焉。
大理寺丞殿中丞太常博士屯田、都官、职方三员外郎兵部郎中太常少卿集贤殿修撰右谏议大夫,赠工部侍郎
公自初任,已能夙夜勤职廉义自持孜孜民事,以报国家故所郡县,为部使者,皆以才称。
公尉桐城,盗不入境
畿内簿,吏不敢欺
治小邑皆兴学舍。
商胡采摭大河事迹古今利病,曰《河防通议》,世之治河者取以为据。
尝遇苏湖大水,民多艰食,公为发仓廪,出馀财,选择部吏,分主赈贷
诸县有率大姓为助者,公曰:「官廪充牣,乌用扰民」?
悉还给之。
积粟之家能自贷借下户者,候其丰岁,官为理偿,民以为便,存活甚众。
初,领朔方漕,陛辞日,英宗皇帝曰:「知卿用心公家,故召卿经画边事,慎勿张皇」。
遍历边郡经度处置,人不以为疑,盖能承上意也。
公总外计,旧号冗剧施设皆有条理
于是纲吏侥倖之望,疲兵无冻馁之苦,金帛丰羡仓廪充溢天子闻而嘉之
奏计上从慰谕云:「知卿素有才力,更宜为朕用心」。
存问家属诸子次第,续遣中使中金二百两,以优其劳。
金陵日,上曰:「以卿清慎公勤故以重地委卿」。
问所藏书,令进所编《名山都水记》三百卷,并家藏书目,乃赐诏书敦奖
公为北朝正旦国信使,是岁契丹册礼,遣傧介曰:「能同虏中百官之服,则入见
不尔,当叙班门外」。
公正色曰:「远衔君命以通两国之好,安可门外见耶?
顷者北使到阙,会本朝元会之礼,亦未尝北使衣冠
常礼不可遽易」。
虏人无以答,遂以常服入焉。
使还,赐金紫,旌其不辱命也。
公尝撰《茶法易览》,具述利害于今以为令。
熙宁二年,当转对力言邪正治乱之道,语甚切直识者其所存。
公事三朝白首一节
生平乐经史,手不释卷
自奉甚约,其稍廪之馀,皆供纸札之费,故藏书埒于内府
累降中旨,就其第传录,以补官书之阙。
元献晏公而下,卿士大夫歌诗序记百馀篇,以美其嘉尚
既退,归历阳,尝曰:「吾起家寒素仕宦两省
藏书三万卷以遗子孙年馀七十而支体康宁,是无一不如意也」。
惟日与宾朋诗酒为乐,所著《名山都水记》、《茶法易览》、《河防通议》、《盐筴总类》、《贤牧传稽正辨讹》、《香谱》、《锦谱》洎文集四百卷
治家法度教子义方,故内外雍肃诸子笃学所至能声,皆其善教之致也。
夫人吴氏,封濮阳郡君
继娶夫人董氏,封仁寿郡君
六人长安国,次安民,早卒;
安道,次安上,次安节,次安礼
四人:长适进士朱延之,次适宣州旌德县师德,次适秘书丞裴维甫,次适濠州司法丁源,并早卒。
孙男十四人庆孙、寿孙、孝孙,并试将作监主簿
幼。
孙女三人
公既薨,枢密直学士钱公为铭,以纳于圹中。
其后乡人耆旧怀公之德,过公墓下,则肃然致恭。
其孤请予文以书于碑。
其铭曰:
沈氏之源,浚于吴兴
会稽东阳令闻继承
逮于朐山,政肃典刑
德积庆馀,我公以生。
起家文儒,策科帝廷
筮仕甸畿夙夜靡宁。
宰牧观风,若权在衡。
进秩侍从始终不倾
会计内外转输富盈
孝友于家,接物信诚
利在邦国,爱均编氓
典领都水浚治有经。
民乃奠居,以耨以耕。
审官进贤,公哉黜升
奉弊出疆烨烨旄旌
华服不易宪度是凭。
不辱君命正色虏庭
书载史官炳然丹青
功成愿归,请符金陵
天子曰嘻,诏其屡登。
昌言启沃衮章其荣。
惠浃政行,镇移宣城
囊封乞身挂冠林坰
天子念劳,嗟其颓龄
俾奉琳宫燕间紫清
归老历阳锦绣耀荣。
稚耋驩呼,豆觞出迎
公还旧庐乐康且宁。
三万卷,充屋架楹。
以示子孙不传金籯
寿乎有穷不朽者名。
民怀其德,烹牲荐馨。
道左丰碑,信辞是铭。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