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修敕令疏 北宋 · 刘挚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六八、《忠肃集》卷六、《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七三、《国朝诸臣奏议》卷九八、《皇朝文鉴》卷五八、《古今事文类聚》遗集卷五、《玉海》卷六七、《文献通考》卷一六七、《璧水群英待问会元》卷二六、《宋史》卷一九九、《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一二、《古文渊鉴》卷五四、《续通典》卷一○九、《宋元学案补遗》卷二
臣窃以法者天下之大命也,先王制法,其意使人易避而难犯,故至简至直,而足以尽天下之理。后世制法,惟恐有罪者之或失也,故多张纲目,而民于是无所措手足矣。世轻世重,惟圣人为能变通之,祖宗之初,法令至约,而行之可久,其后大较不过十年一变法。岂天下之大,民物之众,事日益滋,则法不可以不密欤?臣窃以谓非事多而后法密也,殆法繁而后奸生也。神宗皇帝达因革之妙,慎重宪禁,元丰中命有司编修敕令,凡旧载于敕者,多移之于令。盖违敕之法重,违令之罪轻,此足以见神宗皇帝仁厚之德,哀矜万方,欲宽斯人之所犯,恩施甚大也。而所司不能究宣主德,推广其间,乃增多条目,离析旧制,用一言之偏而立一法,因一事之变而生一条,其意烦苛,其文晦隐,不足以该万物之理,达天下之情,行之几时,盖以屡变。今所谓续降者,每半年一颁,每次不减数帙矣。夫法者,天下之至公也。造之而不能通,故行之而不能久,其理然也。又续降多不显言其所以冲改,故官司州县,承用从事,参差牴牾,本末不应,非所谓讲明画一,通天下之志者也。臣愚以谓宜有所加损润泽之,去其繁密,合其离散,要在简易明白,使民有所避,而知所谓迁善远罪之意。伏望圣慈酌时之宜,究法之用,选择儒臣一二有经术明于治体,练达民政者,将庆历、嘉祐以来旧敕与新敕,参照去取,略行删正,以成一代之典,施之无穷。取进止。
〔贴黄〕常平差役法,及罪人就配法,今已更改,于敕内关涉不少,以此须至删修。正刺史以上致仕,于《嘉祐录令》料钱衣赐,依分司官例、现任官例支给。至熙宁四年五月圣旨指挥,致仕正任给金吾卫大将军俸,则是已冲改《嘉祐录令》。今来元丰敕却依《嘉祐录令》,即不知熙宁七年及元丰六年编敕日,因何漏落熙宁四年续降指挥。访闻在京支正官致仕俸料并依熙宁四年指挥,其外路多依《嘉祐录令》支给。内外法令如此不同,虑其间更有此类,不可不行修完。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