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南府图序 北宋 · 刘挚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七七、《忠肃集》卷一○
江陵府于《禹贡》为荆州,于分野为鹑首,于辰为巳,于春秋属楚,为郢都,文王自丹阳徙之。于秦为昭王所拔,徙置南郡。于汉为荆州,武帝置刺史治于此。于魏其地为吴、蜀所分,而荆州之名,南北两立,魏治南阳,吴治江陵。晋以荆州治南郡,梁湘东王绎承号建都,寻为元魏所陷。隋大业为南郡。唐平萧铣为荆,乾元元年置节度使,上元中为南都。天复中以高季兴为留后,梁祖授以节钺,寻通吴、蜀,筑城垒为僭窃计。后唐庄宗封南平王。季兴卒,子从诲嗣。诲卒,传子保融。融卒,传弟保勖。勖传融子继冲,五世通五十七年。而皇朝一天下,建隆四年,冲纳土趋觐阙下,移镇徐州。府境东西五百五十里,南北七百五十里,领江陵、公安、监利、建宁、石首、松滋、枝江、潜江八县。主客户总五万四千,夏秋赋租通四十二万三千贯、斤、石、束、匹、两。府县官六十四员,牙吏若干。屯兵三十五指挥,外城周十八里二百一十六步,濠深一丈二尺,阔二十五丈。子城周四里三百一十五步。仓库场务内外五十八,左右厢八。坊巷五十四,桥梁内外六十六,江湖四十七,祠庙七十一,宫观二十七,寺院五百五十。《汉地志》曰:「楚有江汉川泽山林之饶,民食鱼稻,以渔猎山水为业」。《隋志》称荆人「劲悍决烈,盖天性也」。然地据上流,故三国争之,而民苦于兵。自唐至德以后,中原多故,邓、襄之民与两都衣冠多趋荆、楚,故人物始盛。乾符以来,遂为战巢。高氏于兵火疮痍之馀,招徕抚集,数十年间,逮为王民。历太平者又逾百年,教化涵养,安佚而富庶。凡浮江下于黔、蜀,与夫陆驿自二广、湖、湘以往来京师者,此为咽喉。又两蜀之人出而宦游者,多家于此。是以今最盛,为西南一都会。其游观独龙山渚宫号称胜地。民间不务蓄聚,不幸小遇乾溢,往往转徙而瘠。其人尚鬼,病者先巫后药,其亦习俗所安欤!暇日绘府为图,因题其概。治平甲辰,观察推官刘某序。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