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上谷郡君家1090年 北宋 · 程颐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五八、《河南程氏文集》卷一二、《皇朝文鉴》卷一五、雍正《山西通志》卷二一七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先妣夫人侯氏太原盂县人行第二
世为河东大姓
曾祖元,祖皓,当五代之乱,以武勇闻。
刘氏偏据日,锡土乌河川,以控寇盗亡其爵位
道济,始以儒学科第,为润州丹徒县令,赠尚书比部员外郎
福昌县太君刁氏。
夫人幼而聪悟过人女功之事,无所不能,好读书史,博知古今
丹徒爱之过于子,每以政事问之,所言雅合其意,常叹曰:「恨汝非男子」。
七八岁时,常教以古诗曰:「女人夜出夜出明烛」。
自是日暮则不复出房阁。
夫人素有风厥之疾,多夜作不知人者久之夫人涕泣扶侍,常连夕不寐
年十九,归于我公。
舅姑以孝谨称,与先公相待如宾客,德容之盛,内外亲无不敬爱
众人游观之所,往往舍所观而观夫人
先公赖其内助礼敬尤至
而夫谦顺自牧,虽小事未尝专,必禀而后行。
仁恕宽厚抚爱诸庶,不异己出。
从叔幼孤夫人存视常均己子。
治家有法不严而整。
不喜笞扑奴婢,视小臧获儿女诸子或加呵责,必戒之曰:「贵贱虽殊,人则一也。
如此大时能为此事否」?
道路遗弃小儿,屡收养之
小商出未还而其妻死,儿女散逐人去,惟幼者始三岁,人所不取,夫人惧其必死,使抱以归。
时聚族甚众,人皆有不欲之色,乃别籴以食之。
其父归,谢曰:「幸蒙收养得全其生,愿以为献」。
夫人曰:「我本以待汝归,非欲之也」。
好为药饵,以济病者
大寒,有负炭而𢶡者过门家人呼之夫人劝止之曰:「慎勿为此,胜则贫者困矣」。
先公凡有所怒,必为之宽解,唯诸儿有过则不掩也。
常曰:「子之所以不肖者,由母蔽其过而父不知也」。
夫人男子六人所存惟二,其爱慈可谓至矣,然于教之之道,不少假也。
才数岁,行而或踣,家人走前扶抱,恐其惊啼夫人未尝呵责曰:「汝若安徐,宁至踣乎」?
饮食常置之坐侧,尝食絮羹,皆叱止之,曰:「幼求称欲,长当如何」?
虽使令辈,不得恶言骂之。
故颐兄弟平生饮食衣服无所择,不能恶言骂人,非性然也,教之使然也。
与人争忿,虽直不右,曰:「患其不能屈不患不能伸」。
及稍长,常使从善师友游;
居贫,或欲延客,则喜而为之具。
其教女,常以曹大家女戒》。
居常教告家人曰:「见人善,则当如己善,必共成之;
视他物,当如己物,必加爱之」。
先公罢尉庐陵赴调寓居历阳
叔父亦解掾毗陵聚口甚众,储备不足夫人经营转易得不困乏
先公归,问其所为,叹曰:「良转运使才也」。
所居之处,邻妇里姥皆愿为之用,虽劳不怨
始寓丹阳,僦葛氏舍以居。
守舍王氏翁姥庸狡前后居者无不苦之,夫人待之有道,遂反柔良
及迁去,王姥涕恋不已
夫人安于贫约服用俭素,观亲族纷华相尚如无所见
少女方数岁,忽失所在乳姥悲泣叫号
夫人骂止之,曰:「在当求得,茍亡失矣,汝如是何为」?
在庐陵时公宇多怪,家人告曰:「物弄扇」。
夫人曰:「热尔」。
又曰:「物击鼓」。
夫人曰:「有椎乎?
可与之」。
家人不敢复言怪,怪亦不复有,遂获安居
夫人知人之鉴
姜应明者中神童第,人竞观之。
夫人曰:「非远器也」。
后果以罪废。
兄弟幼时夫人勉之读书,因书线贴上曰「我惜勤读书儿」,又并书二行,曰「殿前及第延寿」,先兄幼时名也,次曰「处士」。
先兄登第,颐以不才罢应科举方知夫人知之于童稚中矣。
宝藏手泽,使后世子孙夫人精鉴
夫人好文,而不为辞章见世妇女文章笔札传于人者,深以为非。
平生所为诗,不过三十篇,皆不存
独记在历阳时,先公觐亲河朔夜闻鸣雁,尝为诗曰:「何处惊飞起?
雍雍草堂
早是无寐,忽闻意转伤。
良人塞外,羁妾守空房
欲寄回文信,谁能付汝将」?
读史,见奸邪逆乱之事,常掩卷愤叹
忠孝节义之士,则钦慕不已
尝称唐太宗得御戎之道,其识虑高远,有英雄之气。
夫人之弟可世称名儒才智甚高,尝自谓不如夫人
夫人少多病,好方修养之术,甚得其效。
从先公官岭外,偶迎凉露寝,遂中瘴疠
北归道中病革,召医视脉,曰可治。
二子曰:「绐尔也」。
未终前一日,命颐曰:「今日百五为我父母明年不复祀矣」。
夫人景德元年甲辰十月十三日,生于太原
皇祐四年壬辰二月二十八日终于江宁享年四十九。
封寿安县君追封上谷郡君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