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慈圣光献皇后谥号议元丰二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北宋 · 章惇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九五、《宋会要辑稿》礼三二之三四(第二册第一二一六页)
故事祖宗诸后谥号皆二字,惟章献明肃皇后四字
具奏禀,奉御宝批付臣曰:「先帝宗子入继大统嗣位之初,哀毁过度感疾逾年军国机务无所禀决,人情恟惧神器震摇
大行太皇太后聪明睿智机宜裁处于是中外妥贴宗庙获安
逮皇躬康宁,匪由人言,即诏复辟,退飨东朝之养,十有七年,以慈为宝,拊子育孙,裕如也。
功德盛大振古无有
今以四字为谥,大惧未足形容万一,姑循故事而已,宜以四字定谥」。
再拜稽首奉诏
于是有司择日,集百官太庙,以请大行太皇太后尊谥。
臣谨昧死上议,窃推迹上世虞夏以前,质胜文隐,未有谥号,以名配位死生同称
降及于商,虽有成汤之号,而其传盖略,无得而稽焉。
周公旦相武赋宪作为谥法,以迹行表功,实往名归,大细相称
而后王遵之,莫或废失
故生有丰功盛德,殁有大名显号,于发挥光烈垂耀后世
盖其为法,下不得诔上。
求诸典礼,后之谥必请于庙所以质诸神明,示天下至诚大公之极,非臣子之所敢专也。
恭惟仁祖道侔乾坤德配尧禹,天既启以太平至治之运,乃作之合,以助成关雎》《麟趾》之化。
是以大行太皇太后应运挺生赋畀笃厚超绝今昔聪明睿智之性,慈仁恭俭之行,天成生知不习而至。
养德闺门,则有窈窕之淑闻;
俪体宸极,则有《思齐》之徽音
辅佐君子,朝夕忧勤,有《卷耳》之志;
被服浣濯,躬俭节用,有《葛覃》之本。
爱均庶嫔,有《樛木》之逮下
化行隐远,有《兔罝》之好德。
退抑戚属,而饬之以恭谦
惠哀鳏寡,而振之以衣食
内修闱闼治外形于家邦
安止礼义之宫,嬉息乎艺文之囿。
炜炜乎,维兹以论后妃之德,固已极矣,然犹未足彷佛盛美万分之一也。
若乃嘉祐之末仁祖春秋既高,皇嗣未立,中外懔懔人怀不宁已而英宗入居东宫国本既建,于是天下之心泰然
仁祖圣断不惑,早定大计,实由大行太皇太后先知达识,力赞以成。
英宗即位之初,哀毁感疾于是权宜听政庙社以安。
亦既复辟退处东朝委远名之隆优游妙道之域,悟性命之灵,通死生之变,不访乎崆峒而得治身之要,不登姑射而知凝神之方。
正位宫闱垂范十载,受遗两世母仪三朝
渊默无为四海之养者,十有七年。
皇帝仁孝纯至恩义致隆,咨务谈经问安视膳尊奉报称,在礼无违
明诏之所发挥,皆本诸至诚大公之极,斯足以照映前古光辉无穷
《记》曰:「文王无忧,以其有王季为之父,武王之子也」。
恭惟大行太皇太后仁祖以为夫,英祖以为子,皇帝以为孙,圣神相承,源深流远以此较彼,文王不足侔。
历观载籍之传,任、姒于周,有内助之效,而无闻社稷之功;
马、邓在汉,有关政之勤,而不知道德之奥。
犹且流身《雅》《颂》,腾芳简编,举以槩今,不其陋欤!
呜呼羲轩以前,既不可得而考者,自三五以来后妃之美,未有大行太皇太后仁功圣德之盛,昭天漏泉者也,是宜为宋文母,以诏于万世
谨按谥法》,爱民好与曰慈,能以仁教曰慈,通达先知曰圣,穷理尽性曰圣,和宁百姓曰光,格乎上下曰光,聪明睿智曰献,博闻多能曰献。
恭惟大行太皇太后包括众美,以集大成神明之所歆,天地之所合契,宜以祖宗之命,奉上谥曰「慈圣光献」。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