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故推保德崇仁翊戴功臣宣徽南院使光禄大夫检校太尉太乙宫使东平郡开国公食邑六千户实封一千四百户上柱国吕公行状 北宋 · 王安礼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五、《王魏公集》卷八
本贯开封府开封县汴阳乡
伯祖为户,曾祖龟祥皇任殿中丞,累赠太师中书令尚书令
曾祖母鲁国太夫人李氏
蒙亨大理寺丞,累赠太师中书令尚书令韩国公
祖母韩国太夫人韩氏。
夷简皇任太尉致仕,累赠太师中书令尚书令楚国公
妣楚国太夫人马氏
公讳公弼字宝臣
少以父荫将作监主簿累迁大理寺丞
召试学士院,赐进士出身,同判太府寺将作监
殿中丞判尚书祠部
太常博士通判郑州
母夫人忧,服除,判吏部南漕赐绯鱼袋,以尚书屯田员外郎擢充三司判官
公以文靖公引疾得谢,恳辞不拜,乃提点府界诸县公事
久之,复以为三司盐铁判官
文靖公薨,以恩迁度支员外郎
服除,又为盐铁判官,为淮南转运使赐紫金鱼袋
召为三司度支判官,迁兵部员外郎纠察在京刑狱,拜直史馆,为河北转运使
北道民力贫敝,困于饷役,公始通御河之漕,移内郡以实塞下,又置铁冶以佐经费
请减近边屯戍冗兵,使就食京东诸郡,练训义勇以助战守诸城增置壮城军,不给他役,专事修筑
大名累年决溢公议脩郭固口以杀水势河患遂息。
公在部四年,省支移之赋与不时之役以数百万计。
于是天子大臣皆知公才能可用,就改尚书工部郎中天章阁待制,充都转运使
召还,权三司度支副使,权判吏部流内铨,加龙图阁直学士高阳关路经略安抚使,知瀛州
兵部郎中,权知开封府
御史言判登闻鼓院刘宗孟,事连宰相,委公鞫治,公尽理推折,无所顾避
枢密直学士知成都府,辞不拜
同群牧使,为北朝祭奠使,再除枢密直学士泾原路经略安抚使,知滑州
右谏议大夫鄜延路经略安抚使,知延州
公所至严重安静,不苛不纵,未尝法外戮人,而军士肃然
蕃官胡乙叛归夏国公移文诘执,杀于境上。
异时帅属羌逃去,或不敢究,以幸无事
至公令行,莫不詟伏终公去,无一人叛去。
召充群牧使判尚书兵部提举醴泉观,拜龙图阁学士知成都府
邛蜀远方,其俗易摇,为守者往往务为威严,以尽察为能。
独抚宽恕,屡以有年德公,其去也,作《蜀父吟》以思之,方今流传不息
英宗即位,加给事中,迁尚书工部侍郎,召为群牧使权三司使
奏事殿中英宗谓之曰:「前使蔡襄诉讼不以决,颇有留事,卿何以处之」?
公对曰:「臣自蒙恩备位,即考求襄之政事未见其怠且失也,恐言者妄尔」。
省纳之,居月馀,遂拜枢密副使
公自以世受国恩知无不言,因奏疏言:「陛下即位以来谏官御史之言罕见听用,虽有耳目之官实无视听之助,非所明四目、达四聪
陛下自今以来政事责成大臣视听专委于台谏
能其言者即加宠任,失其言者无惮绌易,则言路通而视听广矣」。
又乞以《祖宗故事》常置玉几延英讲读更用此书,以代史传,言甚切至
从容进对上论人物,使公选择可用者以名闻公荐十馀人,皆当世一时之选,多被进擢,有至大用者。
于是朝廷士大夫皆叹曰:「吕公知人」。
今上即位,以功加刑部侍郎
上既更用大臣,擢公为枢密使制曰:「屡形忧国之言,多发便时之策」。
于是天下知公有言于上也。
公在政府七年持法守正议论不阿权贵
奉手诏条边事公上十事,多见采用
其言东武分隶河北路总管司,更出防戍,可代京禁卒,以省冗费
河北义勇五分一分上等,募令养马骑射优为复除条目完具公私便之,迄今著为定法
奉诏条陈陕西守御之策:议者欲废庆州帅府,以隶鄜、延州,东自黄河白草西抵环州定边,凡二十二寨,其地相去千里若为一路,则番汉往来缓急应劳,不及事矣。
议既不合,或欲委之边臣经度,公曰:「此事系朝廷不宜委之边臣也」。
卒从公议
久旱不雨上延辅臣,访以切务
即时上疏大旨以谓为君者不可以自尊,当用晦接下
为臣不可以自谦,必抗忠以责难鉴知人之艰,救虚文之敝。
又言天下转运使提点刑狱,请令久任使于通判知县中各举人自代,委中书考治行后加试用,以所荐贤否为监司黜陟
上嘉纳焉。
已而,公弟公著擢御史中丞,公以私门恩宠过盛,与其逊避久之
制诏谕以朝廷至公之意,至于三四,乃各就职
明年,拜观文殿学士尚书吏部侍郎河东路经略安抚使,知并州
朝廷宰相宣抚河东陕西,遂遣将西略,城啰兀,修列堡障,通绥银路,诏公应接
随宜绥抚,众赖以安。
初发兵夫二万,转饷啰兀,由荒惟三泉新路以往,公曰:「我之大兵虽已通行西人设伏断我粮道我师退不可得,进不逢援,无噍类矣。
永和关路虽迂远,且违宣抚之期,然可钞略之患」。
乃使由永和关以往已而神堂援兵果遇伏,不得进,边人相与感泣德公之活己也。
上闻嘉叹手诏褒谕
时既城啰兀,筑三寨,又欲增置堡障
上言:「三寨之役糜坏两路民力,未能成就何容此外更置堡障
臣观三寨地形散漫空阔,必难固守大兵入界杀获既多,西人怀忿日夜聚兵,必为边患
臣望朝廷罢寨戢兵,专为静重之策,以沮西人犯边之谋」。
后卒如公策,筑三寨,贼遂不复入寇
宣抚使之出,以知制诰判官将吏赏者承制专行,而所赏多未当,公奏言:「臣得宣抚司指挥,令本路出兵至啰兀城,与种谔会合,又令修筑三寨。
许咸吉既领兵至会合处道上不遇大敌,捕斩老小驱掠牛羊而已
至于创置三寨,致西人将引重兵攻剽争夺,又不能成就
论功行赏,不自朝廷至如都钤辖、宣事舍人,盖朝廷(原缺)之官,又不用制敕,先已除授论议纷纷,皆以谓自昔人臣得专封拜,非治平得已之事也。
臣望陛下入界将佐功状中书枢密院重责裁定,则功赏不僭,稍全国体」。
书奏,从之。
转运使军兴调发遽急,骚动内郡得罪朝廷,悉罢归之。
言事豫图,迫以期会,其势不得不骚扰朝廷为薄其责。
顷之,公以疾乞便郡得知郑州
州之西南旧引湖水入城,东注仆射陂灌溉民田
议者以堤防为费,请废罢,公以谓堤防之费可损而无扰也,灌溉之利顾可废哉。
乃料役兵脩完,民知水之存而不知工之所自出也。
又为斗门以走暴涨人便之。
临洮用兵帅守之臣往往挠谋沮计,倾毁任事
上以公忠精,乃拜宣徽南院使检校太傅,充秦凤路经略安抚使,知秦州
使者谕旨入朝,面加慰劳
公始至,凡所处条目钜细躬自临督,从宜制变,悉中机会
其后王韶收复熙河,以公有劳,就加检校太尉固让不从而公且得疾矣,累请汝州,得判河阳
上遣中使御医诊视,因请管城私第,乞领西太乙宫,乃拜西太乙宫使。
熙宁六年三月八日,薨于家,享年七十六。
讣闻,上震悼,辍视朝二日,赠守太尉,赙某物
吕氏自公高祖梦奇为后北京副留守,家于太原
曾祖龟祥开宝中殿中丞,知寿州,因居于下蔡
蒙亨淳化中官至大理寺丞伯祖正相太宗真宗,遂为开封人
文靖公仁宗二十馀年,今配食庙庭,其行治勋烈,载于国史
文靖尹治开封政事为当第一
及公兄弟三人相继为善政,都人以为荣,士大夫以为能世其家焉。
文靖薨,仁宗念其勋劳,又知公为贤,尝亲书公姓名殿楹,欲大用数矣未果也,故英宗公主大计月馀遂登枢府
公出内外,详达治体受命之日,人莫不谓宜。
天性纯孝,事文靖公纤毫过失,故文靖公加爱焉。
平居学问克己下士来者必尽其意,及在朝廷,耻言人过,所荐士百馀人,多为名臣,有未识其面者。
进见上前奏议谆谆,皆出于仁厚
其处大事,虽仓卒之际,常从容有馀。
度量宏博家人不见喜愠也。
政府时,即治地乡里,日欲乞身以归。
已而出帅并、秦,志不得就,然未尝以内易意
其所经画,皆以不朝廷威重绥辑边民为意故所莫不称治。
及以还第精识不衰疾革之日,屏去姬侍,顾子孙在前,谕以后事,安然无怛色。
公先娶扈氏,赠赞皇郡夫人
再娶王氏,太尉文正公之女,赠清原郡夫人
先公卒。
右赞善大夫希逸,赠尚书司门员外郎好学自守为善士,公所器重
希仁大理评事,赠殿中丞
希明秘书省校书郎
希逸希仁早卒。
四人:长适太常博士秘阁校理韩忠彦,早卒;
次适保州推官向纪,次又适忠彦,次适光禄寺丞赵倧。
四人淑问太常寺太祝,渊问秘书省校书郎清问未仕。
曾孙一人师中,未仕。
公自高祖以上太原曾祖而下开封新郑县神崧怀忠里。
卜以今年五月某日,祔公之丧于文靖公之茔次。
谨具历官行事状,请牒太常谥所牒史馆垂编
谨录状上。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