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范文正公祠堂 宋 · 家安国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三七、《成都文类》卷三四、《全蜀艺文志》卷三七、嘉庆《四川通志》卷三四、嘉庆《华阳县志》卷三九、《宋代蜀文辑存》卷九七、民国《华阳县志》卷二九
公尝曰:「周汉之兴,天下为福为寿百年当时致君者功可知矣;
周汉之衰,天下为血为肉数百年当时致君者罪可知矣」。
考公之时朝廷致君之人,喜功畏罪尤多
惟公之望,节若南山贵名之起,揭如日月,亘诸夏之广,尽九夷之陋,凡有舌者,皆耻不谈希文,何耶?
好善优于天下而已矣。
善人天地之纪也,政教之本也。
其所以优于天下者,能思天下所不思,能为天下之所不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然知为可忧,则先王之泽无不备于世矣;
知为可乐,则一夫之生无不其所矣。
公之忧如是而竟无以解其忧,公之乐如是而竟不得享其乐,岂成功则天欤!
公疏上寿仪以正君,谏杨太妃不可称制以立母仪,述张华西晋以讽宰相,此天下所不能思也;
参大政,首请天下兴学取士德行不专文词,减任子以除冗官,此天下不能为也。
百官图以任人材,举县令、择郡守以固邦本,保直臣、斥佞人以明国听,复游散、去冗僭以厚民力,此天下之忧而公先之也。
西民祸兵,公以龙图阁直学士延庆
横山灵武,势如腐槁,朝廷乃以邠州管内观察使授公。
公曰:「汉御史出案二千石
唐御史节度使军礼见。
本朝学士丞、郎出临戎阃节度诸将,望风禀律,皆由朝廷之重也。
内朝近侍之职,有弥缝阙失之道,若贪厚禄,换此外帅,体当承迎朝廷指纵无复议论庙算得失矣。
西华之人,知有龙图老子不知太尉也」。
竟辞。
元昊以书窥伺朝廷,公恶其僭号,斥不为奏,自答其说,谕以逆顺祸福之理。
元昊卒伏公言称臣请和
此国强民息,天下知其乐也。
然则所谓优于天下者举是耶!
于事则显功也,于善则粗迹也。
上臣之善,莫大礼乐,世有不得其门而入,虽房、杜之美,其如不能何!
庠序者,礼乐之门也。
得其门,知其文矣;
知其文,达其情矣。
情文备,则致君挈国之功,言不下带而礼化行如神矣。
吾宋圣治,迨庆历百年太平之效,以文致实。
景德、祥符之风,不减三代,而功成治定未暇制作天下人望礼乐之门,不得而入。
公辟其门,使天下由之。
雍泮之水,洗天下之心,后进君子先进野人参轨结辙可以论述作者与时辈出
然考积德之年,天实有所兴也。
成都学宫西南观教之地,二汉以降,非善人之迹不存
近世宏堂列像,迨逾百人,皆所遵德景行
熙宁初公仲丞相纯仁漕蜀,西南人始请公像图之经史阁西庑诸生岁时谒欸于前。
以筵戺未称,积愧甚久。
元祐戊辰宝文阁直学士李公尹蜀,诚于应物乐于为善,凡可以成法者皆欲举之。
客有告曰:「蜀有学自文公始,本朝郡邑有学自范文正公始。
天下之为烈者,先王所不遗;
法施于民者,世主之所必报。
不遗所以显仁,必报之所以立义,士有恻然之仁,孑然之义,一及虫鱼草木,虽旷代异古且犹不忘,况赫赫耳目之前明德辅世,及于士民乎?
正公祠,使天下为善者劝」。
李公乐其请,命工成之于礼殿之东,与石室对峙焉。
客喜而歌曰:「岷山之灵,会公之英。
千岁之声,非雷非霆。
道德之泽,以保我后生
明哲之诚,礼义之经。
百世之庙,如日如星。
教化之功,地平天成」。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