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执政张璪元祐元年七月二十五日 宋 · 王觌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四二、《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八三、《历代名臣奏议》卷一七九
臣伏近日诏书荡涤隐疵阔略细故,以开诖误自新之路,天下幸甚
然臣窃观自古仁圣之君,莫过于,而尧之为治,其大要乃在于哲而惠也;
舜之为治,其先乃在于难壬人也。
惟其哲而惠,故巧言令色不得售其私;
惟其壬人,故怀奸挟诈者不得遂其恶。
于是尧乃得以致「黎民怀之」,而舜乃得以致「蛮夷率服」也。
伏惟皇帝陛下太皇太后陛下临政以来登进忠贤放出邪恶可谓哲而惠矣,可谓壬人矣。
惟能不倦以终之,则黎民怀之岂减于尧,而蛮夷率服岂愧于舜哉?
今者下宽大之诏,推旷荡之恩,凡有先帝任使之人,一切不问者。
圣意以谓罪显恶钜者皆已去矣,彼隐疵细故犹治焉,则非所包荒含垢之义也,故涣然施惠一洗之,以慰安众庶之心。
臣虽至愚,尚复何疑而过计议论,以蹈群怨之机乎?
臣但见诏与事违,名与实异,人情之所共骇,故不敢嘿嘿以为取容之计,今复为陛下一论之。
诏曰「罪显者已正,恶钜者已斥」,陛下亦尝深察乎罪显者果已皆正耶,恶钜者果已皆斥耶?
若犹未也,则民之具瞻安可欺,世之公论何可诬也?
碌碌一官不当权要,罪显而未正,恶钜而未斥者,固不足虑,而坐庙堂之上、执政之间,陛下日与之谋议可否天下几政者,犹有其人焉,张璪是也
故诏下以来知识之士、忠义之臣,莫不愤惋叹息以谓罪显恶钜之人方君侧,而谓之罪已正、恶已斥,则欺罔蔽惑之患可从而知矣。
虽在畎亩,犹当疾首蹙额而为朝廷忧,况如臣者,待罪言责,为陛下耳目之官,乃忍钳口结舌安处乎?
张璪奸邪欺罔,臣自今年二月以来有封具陈其状,及窃闻言事臣僚论列非一
陛下不惟置而不察方且明诏中外,谕以既无罪显恶钜之人,馀皆一切不问矣。
得乘此以自负,而胶固邪党
臣恐自今以往邪党无射隼之忧,而朝廷有养虎之患。
不唯如是而已且使天下有以窥蠹朝廷,谓左右大臣罪显恶钜如张璪,而陛下不知之,则四方万里之远,百官群吏之众,何以广览兼听,而坐照奸邪
以为陛下不速无以天下之惑,无以破群邪之党,无以朝廷之势也。
圣慈深察详择焉,天下幸甚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