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万石君罗文1077年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九一 创作地点:江苏省徐州市
罗文,歙人也。
上世常隐龙尾山未尝出为世用
自秦弃诗书不用儒学汉兴萧何辈又以刀笔吏将相天下靡然效之,争以刀笔进,虽有奇产不暇推择也。
以故罗氏未有显人
及文,资质温润缜密可喜隐居自晦有终焉之意。
里人石工龙尾山,因窟入见,文块然其间,熟视之,笑曰:「此所谓之彦也,岂得自弃岩穴耶」?
相与定交磨砻成就之,使从诸生学,因得与士大夫游,见者咸爱重焉。
武帝向学,喜文翰,得毛颖之后毛纯为中书舍人
纯一日奏曰:「臣幸得收录以备任使
然以臣之愚,不能大用
今臣同事,皆小器顽滑,不足以左右愿得召臣友人罗文相助」。
诏使随计吏入贡
召见文德殿,上望见异焉
玩弄之曰:「卿久居荒土,得被漏泉之泽,涵濡浸渍久矣,不自枯槁也」。
上复叩击之,其音铿铿可听
上喜曰:「古所谓玉质金声者,子真是也」。
使待诏中书
久之舍人
是时墨卿楮先生,皆以能文得幸,而四人同心相得欢甚。
时人以为文苑四贵
每有诏命典策,皆四人谋之。
大约虽出于上意,必使文润色之,然后琢磨墨卿谋画以毛纯,成,以受楮先生,使行之四方远夷无不达焉。
上尝叹曰:「是四人者,皆国宝也」。
重厚坚贞,行无瑕玷,自二千石百石吏,皆无如文者。
尚方以金作室,以蜀文锦为荐褥赐之。
其后于阗美玉,上使以玉作屏风赐之,并赐高丽所献铜瓶饮器亲爱日厚,如纯辈不敢望也。
得群才用之,遂内更制度,修律历,讲郊祀,治刑狱,外征伐四夷诏书符檄礼文之事,皆文等预焉。
上思其功,制诏丞相御史曰:「盖闻议法者常失于太深,论功者常失于太薄,有功而赏不及,虽唐虞不能相劝
中书舍人罗文,久典书籍助成文治,厥功茂焉。
其以祁门三百户封文,号万石君世世勿绝」。
为人廉隅不可犯,然搏击非其任,喜与老成知书者游。
常曰:「吾与儿辈处,每虑有玷缺之患」。
自爱如此
以是小人轻疾之。
或谗于上曰:「文性贪墨,无洁白称」。
上曰:「吾用文掌书翰,取其便事耳。
贪墨,吾固知不如亦何以见其才」。
自是左右不敢复言
文体寒疾,每冬月侍书,辄面冰不可运笔上时赐之酒,然后能书
元狩中诏举贤良方正
淮南王安端紫,以对策高第待诏翰林超拜尚书仆射,与文并用事
紫虽乏文采,而令色可喜以故常在左右,文浸不用
上幸甘泉,祠河东,巡朔方,紫常扈从,而文留守长安禁中
上还,见文尘垢面目,颇怜之。
文因进曰:「陛下用人,诚如汲黯之言,后来者居上耳」。
上曰:「吾非不念尔,以尔年老不能无少圆缺故也」。
左右闻之,以为上意不悦,因不复顾省
乞骸骨伏地,上诏使驸马都尉金日磾翼起之。
日磾胡人,初不知书,素恶所为因是挤之殿下颠仆而卒。
上悯之,令宦者瘗于南下
子坚嗣。
资性温润文采缜密不减文,而器局差小,起家文林郎侍书东宫
昭帝立,以旧恩见宠。
春秋益壮,喜宽大博厚者,顾坚器小,斥不用
坚亦以落落难合于世,自视瓦砾同。
昭帝崩,大将军霍光以帝平生玩好器用后宫美人置之平陵
坚自以有旧恩,乞守陵拜陵寝郎。
后死平陵
自文生时宗族分散四方高才奇特者,王公贵人金帛聘取为从事舍人,其下亦与巫医书算之人游,皆有益于其业,或因以致富焉。
赞曰:罗氏之先无所见,岂左氏所称罗国哉?
考其国邑,在江汉之间,为楚所灭,子孙疑有散居黟、歙间者
呜呼,国既破亡而后世犹以知书见用,至今不绝,人岂可无学术哉(《苏文忠公全集》卷一三。又见《文章辨体汇选》卷五四七,《八代文钞》第二八册,《古今图书集成字学典卷一五七,《渊鉴类函》卷二○四。)
此传及以五传可疑
叶梦得避暑录话》云:「近岁温陶君》、《黄甘陆吉》、《江瑶柱》、《万石君传》,纷然不胜其多,至有托之苏子瞻者,妄庸之徒遂争信之。
子瞻岂若是之陋耶?
中间惟《杜仲一传,……余尝问苏氏诸子,亦以为非是」。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