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开言劄子元祐元年六月 北宋 · 上官均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二、《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八一、《古文集成》卷二四、《文章类选》卷三四
臣窃闻陛下诏书慰安中外大臣以前日宿旧恶一切置而不问台谏不得弹治
臣始闻之,疑惑不信,数日以来搢绅人士传者愈众,以为信然
以不备位风宪,闻而不陈则为隐情,疑而不论则为旷职,仰负陛下任使之意。
窃惟诏旨以谓前日去一大吏奸谀刻深掊敛罔上之臣,恐党与反侧,无自全之意,故为此诏以慰安之。
以谓赏罚人主大柄所以天下公议,使为善者劝,为恶者戒,要在处以至当,断以必行而已
若惩一二奸臣而以同类恐惧为疑,又为善以慰劳之则是姑息之政,非所信赏罚而示天下公议也。
不知陛下前日斥去一二奸谀险诐之臣为是耶?
为非耶?
以为非耶,则命出之日,天下之士莫不心悦而诚服,皆以为陛下聪明睿智洞照枉直不当疑其非也。
以为是耶,去邪勿疑,不当惑而中止,为姑息之政也。
谏官、御史以言为职,至于政事得失人臣邪正,凡系天下利病理乱者皆得上闻所以广朝廷耳目,而通天下之情也。
自古求治之君导之使言,戒其钳默有矣,未闻预诏曰某事不当言
天下之事必待诏而后得言,则御史徒设天下之事朝廷所不得闻矣。
陛下临御之初,诏四方士民,下及刍荛之贱,皆得上议朝政下言利病
是时天下之人莫不欢欣鼓舞罄竭所闻,以裨日月之明,而又歌颂咏叹以为陛下宽明从谏之实。
今日之诏,乃戒言职不得有所弹治傥或有之,实恐上累陛下纳谏之美,异乎前日开辟言路之意也。
方今法度未为备具生民未为富实,内有未举之政事外有未宾蛮夷,实朝廷庙堂孜孜夙夜讲求利害博采众言之时。
若使谏官、御史上观朝廷之旨,次窥大臣之意,中心宛结所怀不得论列天下之事不得上达,恐非朝廷之福也。
陛下之意以为宿愆旧恶务为覆盖,许以洗心自新,则言者发摘细故不足深治者,陛下置其言而勿用可也
诚恐不当预戒以不弹治,仰累陛下从谏纳善之美。
臣愚区区欲乞追寝诏书,以副前日开辟言路之意。
伏愿陛下留神详察天下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