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博采众议慎立役法元祐元年七月 北宋 · 上官均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三、《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八三
臣窃见自陛下临御以来讲修政事兴利去弊,大概已举,惟差役一法见今详定尚未成就
窃缘当今政事,所该最广、所系最重者,莫如差役
四方人情事体轻重参差不等,尤在审行裁度立定逐路条法庶几民力宽裕可以经久无弊。
臣窃见昨来役局所立条约行下州郡前后不同是致县官吏视听荧惑无所遵守
盖缘当时讲究不熟施行太遽所致
又况役事所该最广,所系最重,其役局官吏往往只候诸路文字齐足,便行立定
其诸路转运司不用心亲访州县事体,至有遣人到京听探役局官吏意旨,窃恐所上役书不能周尽民间利害
只如当时役局所辟属官,既缘才选,必能深知役事自合候役书成日方别差遣
属官张璹,到局未数月,便除京东转运判官,臣窃恐役局官属只籍此历涉进用阶,渐无意熟究利害,成经久大法不足以上副陛下恤民之意。
臣闻治天下之术在得民心,而民之所重在财与力。
财力有馀,则给足知德上之赐;
财力急迫,则穷乏而有乖怨之心。
今日差役,实天下财力之所系,民心恩怨所聚立法不可不谨也。
朝廷昨来所以役钱复差役者,以前日之法为未便也。
今日制法,尤须委曲讲究使民所出财力宽裕往时,而使天下之民耕田凿井,佚居饱食仰戴陛下德泽,实万世亡穷之利,岂特一时之便哉。
臣窃闻熙宁中王安石秉政当时所议法令,不务详讲利害,惟以速成自任偏说为意
官吏稍有议论,指为沮毁新法
行之才二十年,民间以为非便。
陛下临御废罢前日之法十已八九,臣以为天下之法者,当因天下之心;
因天下之心者,当收天下论议然后利害详悉无偏迂泥之患。
臣欲乞候役书成日,且送侍从官、尚书侍郎台谏官以上各限一月看详
如有所见不同,即具本申都省
三省参定可否奏上然后颁行
所贵曲尽利害永远可行
若只据役局官吏详定,便以行下,窃恐讲究不尽难以持久
法行之后,虽许内外臣僚旋行申明又复冲改纷纭岁月未可遽定,非所以重朝廷法令之意。
事体至重,诚当今之急务,惟陛下天下计,留意而加察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