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京西北路转运使题名熙宁六年十月1073年10月 北宋 · 苏辙
 出处:全宋文卷二○九五、《栾城集》卷二三 创作地点:山东省济南市
京西于诸地大且近,西举巩洛,北兼郑滑,南收陈许蔡汝唐邓申息胡沈,浸淫秦楚之交,翕引河汴,萦阻淮汉出入千里土广而民淳,斗讼简少盗贼希阔,外无蛮夷疆埸之虞,内无兵屯馈饟之劳,为吏者常閒暇无事
然其壤地瘠薄,多旷而不耕;
户口寡少,多惰而不力
租赋之入于他路为最贫。
每岁均南馈北、短长相补,以给军吏之奉。
转运使之职于他路为最急。
虽然,事止于自治无外忧,财止于自足无外奉,则虽贫而可以为富,虽急而可以为佚也。
熙宁之初朝廷始新政令,其细布州县,而其要领转运使无所不总。
政新则吏有不知,事遽则人有不办
当是时也,转运使奔走于外,咨度于内,日不遑食。
由是京西始判,而郑滑并于畿内
某某若干州为南,自某某若干州为北。
南治襄阳,北治洛阳
殿中丞陈君知俭自始更制提举常平既而转运判官,复为副使,以领北道
始终劳瘁,寘功最力。
将刻名于石以贻厥后,而顾瞻前人泯焉未纪,乃按典籍以求遗放
自开宝以来若干人,而君之祖、考伯父三人在焉,呜呼盛哉
若干人者远矣,其详不可得而知,然其遗风馀泽,故老犹有能道之者
孟子有言:「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
是以论其世也」。
若夫政之去取,地之合离与其人之在是者,后世将有考焉。
是以具载于此
熙宁六年十月日记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