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荆南弥勒瑞像 北宋 · 黎珣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一○
夫道无形相,假物以明;
有色形,寓心可见
如来大智慧立天地中,而功用神通广大精微不可思议,非智可知,非思可得。
妙悟者,听不以耳,视不以目,用金身于一草,现宝刹一毫
佛之灵通变化无所拘碍,惟形像物色随所示现
形像物色见于浅近,而灵通变化出于无穷,此瑞像所以昭示于世也。
或卧,或木或金,流转尊崇海内,假一微物,托无情而能灵验殊胜,为福为利赞叹不及,盖佛力有以凭藉也。
荆南万寿福严禅寺弥勒相者高氏时,清泰中金陵商叶旺将往荆楚,舟未发,忽一僧曰:「愿附舟尾」。
旺许之,朝开帆而夜达荆矣,旺讶其神速
曰:「往城之祈雨寺」。
因踣溺水,旺惊,急救之,乃获铜相,有五色毫光。
旺以其状闻高氏迎置崇礼万寿
右手中指,屡命工补铸,不成
其后渔人得之高沙湖,因补缺处,遂完就无瑕
欲迁梵刹,力举不动,高氏焚香,愿随香烟所指处居焉,遂指今寺。
寺僻在府之西北隅人迹罕至
余因暇日偶获一见
窃惟圣宋革五季之弊,佛道大通士大夫莫不喜谈笃好太平日久异迹灵物所宜彰著而乃湮没沉废,不得显现感叹久之
适会绍圣四年夏旱府官遍祷无应,因语知府事蒋公之翰:「今瑞相英灵殊常,而府人未尝知焉」。
蒋乃迎至承天寺府城士庶皆往瞻礼,是夕果雨。
欲送相还寺,余又率提举常平周公伸同祷焉,次日复雨。
郡境沾足岁有丰望。
呜呼可谓灵应矣!
瑞相,非金非铜,不磨不砻,而光彩莹彻尤异于他相。
且相湮晦于百年之间,而一日复显于荆楚,为惠泽以利邦民,然则岂一铜物之能若此
前所佛力有以凭藉者也。
士亦固有久困隐沦愁寂万状,及得时行道功利济物荣宠冠极,非人隐显,而系时之用舍如何耳,于铜相又何异焉!
僧悟超屡乞余记,因录其本末而传焉。
按:嘉庆湖北通志》卷九一,清嘉庆九年刻本。又见《湖北金石志》卷九。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